何蘇六,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擔任國.級紀錄片國際合作機制性平臺“一帶一路“紀錄片學術共同體(BriDoc)理事長,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紀錄片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理事長。“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fā)展報告》主編,“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總策劃、總導演,“紀錄片綜合評估系統(tǒng)”項目主持人,“中國(國際)紀錄片論壇”召集人。 代表作有“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fā)展報告》(2011-2020每年一本)《中國電視紀錄片史論》;論文有《紀錄片的觀念》《中國紀錄片30年:話語權與話語的演進》《中國題材紀錄片的國際傳播現狀及發(fā)展策略》等;紀錄片《母親,別無選擇》獲法國第五屆國際青年電視節(jié)大獎,紀錄片《遷徙的人》獲2007年四川電視節(jié)“金熊貓”獎最佳長紀錄片獎。先后擔任《長征紀事》《中國司法》《民之法典》等大型紀錄片藝術指導、總策劃、總顧問。 先后擔任法國第六屆國際青年電視節(jié)評委會副主席,“中國紀錄片學院獎”評委會主席,以及中國政府“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新聞獎、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jié)、英國東方紀錄片節(jié)、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政府“星光獎”等評委工作。韓飛,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講師,文學博士,新聞傳播學博士后。研究方向:紀錄片、視聽傳播、國際傳播。先后在《現代傳播》《當代傳播》《當代電影》《電視研究》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著有《中國紀錄片的話語變遷與功能演進》(獨著)、《映像中國:紀錄片參與下的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建構》(合著);擔任“紀錄片藍皮書”《中國紀錄片發(fā)展報告》(2018)(2019)(2020-2021)執(zhí)行主編;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藝術報》等國.級報刊發(fā)表數十篇文藝評論,論文獲國家廣電總局第六屆“星光電視文藝論文評選”二等獎等榮譽。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面上資助項目、中國科技館項目、中國傳媒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等縱向、橫向課題6項,參與并完成多項國社科重大、國社科級一般、省部級科研項目。 擔任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xié)會理事,“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系列活動總撰稿、導演。組成員;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第8-9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jié)等影視節(jié)展評委。2019年參與成立國.級紀錄片國際合作機制性平臺“一帶一路”紀錄片學術共同體(BriDoc),現已被中央領導同志批準納入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曾任江蘇衛(wèi)視編導,參與策劃和導演《江蘇衛(wèi)視跨年演唱會》、《金曲撈》等多檔品牌節(ji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