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層層迷霧:家庭沖突背后的真相
為什么我們忍不住要互相傷害 003
太懂事的孩子:容易形成低價值感 009
讓你覺得壓抑的家:家庭發(fā)生危機的信號 015
為什么你會沒有存在感 020
自我價值感沖突:我付出那么多,可家人還是小看我 025
不健康的自戀,導致沖突不斷 031
內疚感沖突:你為什么會內疚 037
家庭動力不足,讓家死氣沉沉 043
家庭動力渙散,會失去很多快樂 049
家庭動力渙散,讓家人各自為營 051
家庭動力崩潰,讓家一點就炸 055
掌握好個體化和依賴的度:促進家庭健康 060
走出理想化的怪圈,做真實的自己 065
第二章?? 追根溯源:你的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
我為什么會是我 073
被對待的方式,就是你對待世界的方式 078
你的性格和行為模式里,藏著你的原生家庭 083
父母關系是親密關系的最初模板 089
對父母的忠誠,讓你復制父母的命運 094
過度依賴他人而獲得滿足的人和完美的父母 099
友好、順從的孩子和溺愛、贊賞孩子的父母 104
破壞性的孩子與懲罰性的父母 108
失控、憤怒的人與無能的父母 113
孤兒心態(tài)和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 118
認同和投射性認同:影響你對人和事的看法 124
產后抑郁:和幼年經歷有關 130
第三章?? 深入探究:家庭角色的缺失與錯位
爸爸的四個功能 139
角色缺位與混亂 145
缺席的父親可能貪玩 150
缺失父愛的女孩,一生都在找爸爸 155
缺失父愛的男孩,一生充滿無力感 161
成年后,與缺席的父親分離 166
單親媽媽:扮演還是創(chuàng)造一個好爸爸? 171
做足夠好的媽媽,不做理想型媽媽 176
別讓孝順成為捆綁自己的繩索 180
第四章?? 修復之旅:家人的溝通、滋養(yǎng)與成全
期望家人改變,是一個自尋煩惱的命題 187
你是在使用語言暴力還是在溝通 193
運用冰山理論,理解家人的感受和渴望 199
避免四種功能不良的溝通模式 205
一致性溝通帶來美好關系 210
總是感覺委屈的人體察不到他人的愛 215
愛的感覺是成全,被愛的感覺是滋養(yǎng) 221
走出全能自我和全能父母的幻覺 228
第五章?? 重塑自我:走出原生家庭的困局
你想過好你的人生,就無法面面俱到 235
可以有貢獻,但不要成為“工具” 240
想被父母尊重,你需要適當叛逆的機會 245
脫離家庭丑聞的影響 250
接受、修復、阻斷,三步療愈童年創(chuàng)傷 255
以“我們”開頭的表達方式,是合作的開始 261
完成分離,才能更好地成長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