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阿爾貝托·莫拉維亞 Alberto Moravia (1907—1990) 莫拉維亞之于意大利,如同魯迅之于中國。 他與卡爾維諾、夏俠被評論界合稱為“意大利現代文學三杰”。 莫拉維亞22歲時出版享譽歐洲的存在主義小說《冷漠的人》,一舉成名。20世紀中期,他在文壇如日中天,陸續(xù)出版了《羅馬女人》《同流者》《鄙視》等巨著,冷靜審視現代人的情愛世界、失意者的內心世界,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精神危機,探討人的行動力、人的責任以及人如何能更好地存在。 在意大利文壇,他是公認的來不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作家,諾貝爾獎檔案披露,他曾獲得15次提名。他獲得過斯特雷加獎、馬佐托獎、蒙戴洛文學獎等;更是名導寵兒,多部作品被翻拍成影視作品:戈達爾翻拍《鄙視》,貝托魯奇翻拍《同流者》,路易吉·贊帕翻拍《羅馬女人》,等等。他的作品對意大利的語言、電影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83年,他以崇高威望當選歐洲筆會主席。 閱讀莫拉維亞,就是閱讀我們時代的精神癥候。 正如他自己所說:“作家的任務就是要揭示現代人怎么變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而不再是他自己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