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經濟》原是費孝通在1938年春所提交的博士學位論文,是根據對江蘇太湖東南岸開弦弓村的實地考察寫成的。在書中,作者集中描述了開弦弓村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試圖從農村社會基礎上來解剖中國傳統(tǒng)社會結構和基本觀念。它不限于一個具體的農村,而是指向農村的基本性質。他的導師、人類學功能學派大師馬林諾夫斯基在該書序言中寫道:“沒有其他作品能夠如此深入地理解并以第一手材料描述中國鄉(xiāng)村社區(qū)的全部生活”,“通過熟悉一個小村落的生活,我們如在顯微鏡下看到了整個中國的縮影?!辟M孝通后來曾多次重訪江村,積累了一系列關于江村的書寫。江村作為他在漢人社會研究方面最成熟的個案,為他的理論思考如“差序格局”“村落共同體”“紳權與皇權”等提供了主要的經驗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