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
文學
作品集
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
定 價:
¥49.80
作 者:
(清)曾國藩著,唐浩明 評析
出版社:
長江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名人家書典藏系列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37.40)
當當網(wǎng) (¥45.82)
ISBN:
9787570217106
出版時間:
202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0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由著名作家唐浩明精選晚清名臣曾國藩寫給其家人的近兩百封書信匯輯而成,并從曾氏的家世學養(yǎng)、人脈關系及時代背景等方面予以評析,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及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讀者由家書及人,對晚晴政局以致整個歷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將有所了解。該書是一個思想者對世道人心的觀察體驗,是一個學者對讀書治學的經(jīng)驗之談,是一個成功者對奮斗經(jīng)歷的歸納總結,更是一個胸中有著萬千溝壑的大人物心靈世界的袒露。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11.26—1872.3.12),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與胡林翼并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四大名臣”。唐浩明,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六、七屆全委會委員,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出版政府獎·優(yōu)秀人物獎等榮譽稱號,并獲屆、第二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國家圖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著有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楊度》《張之洞》等,整理出版有《曾國藩全集》。
圖書目錄
目錄
稟父母(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001
評點:破天荒翰林·002
稟祖父(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005
評點:一個不同凡庸的鄉(xiāng)村農民·006
致諸弟(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008
評點:為學譬如熬肉·010
致諸弟(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015
評點:讀書之要在格物致知·017
致諸弟(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021
評點:戒煙寫日記主靜·024
致溫弟(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026
評點:感春詩慷慨悲歌·027
致諸弟(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029
評點: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030
致溫弟沅弟(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032
評點:盈虛消息之理·038
致諸弟(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041
評點:作如火如荼之文·043
致諸弟(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045
評點:治學以有恒為主·046
稟父母(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日)·048
評點:以杜門謝客為好·049
稟祖父(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051
評點:連升四級·052
稟父母(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054
評點:曾府的五個千金·055
稟父母(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十四日)·058
評點:接續(xù)家風的大功臣郭筠·059
稟父母(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061
評點:升授禮部侍郎·061
致諸弟(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063
評點:不存做官發(fā)財之念·065
致諸弟(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068
評點:官宦之家與孝友之家·070
致諸弟(咸豐元年五月十四日)·071
評點:直言上疏·073
致諸弟(咸豐元年十月十二日)·076
評點:因賀女庶出而暫緩親事·077
致諸弟(咸豐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079
評點:老父訓斥侍郎兒·080
諭紀澤(咸豐二年九月十八日)·083
評點:孝道平衡了“三從四德”·084
稟父(咸豐三年十月初四日)·086
評點:由侍郎變?yōu)橄孳娊y(tǒng)帥·087
稟父(咸豐四年三月二十五日)·091
評點:讓人快速致富的戰(zhàn)爭吸引鄉(xiāng)民·092
致諸弟(咸豐四年四月十四日)·096
評點:守耕讀之家本色·097
致諸弟(咸豐四年五月初九日)·099
評點:百年舊檔重見天日·100
致諸弟(咸豐四年九月十三日)·102
評點:只做了七天署理湖北巡撫·103
致諸弟(咸豐四年十一月初七日)·106
評點:享榮名而寸心兢兢·107
致諸弟(咸豐四年十一月二十三夜)·109
評點: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110
致諸弟(咸豐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12
評點:忍辱包羞屈心抑志·113
致諸弟(咸豐五年八月二十七日)·115
評點:讓兒孫一無可恃·116
諭紀鴻(咸豐六年九月二十九夜)·119
評點:愿子孫做君子不做大官·119
致澄弟(咸豐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21
評點:不妄取絲毫公款·122
致沅弟(咸豐七年十月二十七夜)·124
評點:將才四大端·125
致沅弟(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127
評點:人才·128
致沅弟(咸豐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30
評點:在江西郁郁不得意·131
致沅弟(咸豐八年正月初四夜)·133
評點:去機巧求篤實·134
致沅弟(咸豐八年正月十四日)·137
評點:腳踏實地克勤小物·138
致沅弟(咸豐八年正月二十九日)·140
評點:善事的三種做法·141
致沅弟(咸豐八年三月初六日)·143
評點:長傲多言為兇德·144
致沅弟(咸豐八年三月三十日)·145
評點:以“平和”養(yǎng)德保身·146
致沅弟(咸豐八年五月十六日)·148
評點:人生適意之時不可多得·149
致沅弟(咸豐八年六月初四日)·153
評點:由程朱到申韓到黃老·154
諭紀澤(咸豐八年七月二十一日)·159
評點:讀書之法與做人之道·160
諭紀澤(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163
評點:讀書宜體察涵泳·164
致諸弟(咸豐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66
評點:禍福由天善惡由人·167
致諸弟(咸豐八年十二月十六日)·169
評點:得意之時與失意之事·170
致諸弟(咸豐九年三月十三日)·172
評點:“一門忠義”竟成讖語·173
致澄弟沅弟(咸豐九年八月十二日)·175
評點:以“拖”來對付朝廷·176
諭紀澤(咸豐九年十月十四日)·178
評點:《冰鑒》不是曾國藩所著·179
致澄弟(咸豐十年四月十四日)·182
評點:江南大營崩潰與湘軍騰飛·182
諭紀澤(咸豐十年四月二十四日)·185
評點:文章當珠圓玉潤·186
致沅弟季弟(咸豐十年四月二十八日)·187
評點:終于有了地方實權·188
致季弟(咸豐十年六月二十七日)·190
評點:講求將略品行學術·190
致沅弟(咸豐十年七月十五日)·192
評點:與人相處疏疏落落·192
致沅弟季弟(咸豐十年八月十二日)·194
評點:由高亢漸歸平實·195
致沅弟(咸豐十年九月初十日)·196
評點:為何發(fā)這么大的火·197
致沅弟(咸豐十年九月二十三日)·199
評點:庸人以惰致敗才人以傲致敗·199
致沅弟季弟(咸豐十年十月初四夜)·201
評點:深以子侄輩驕傲之氣為慮·201
諭紀澤紀鴻(咸豐十年十月十六日)·203
評點:戒輕易·204
致澄弟(咸豐十年十一月十四日)·205
評點:坦然怡然對待生死·205
致沅弟季弟(咸豐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207
評點:資夷力師夷智·208
致沅弟季弟(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210
評點:持以謹靜專一之氣應付危局·211
致澄弟(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213
評點:立身處世之“八本”·214
諭紀澤紀鴻(咸豐十一年三月十三日)·215
評點:文人的遺憾·216
致沅弟(咸豐十一年四月初三日)·219
評點:凡辦大事半人力半天事·220
致澄弟(咸豐十一年六月十四日)·221
評點:情意與錢物·221
諭紀澤(咸豐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223
評點:以二百金辦女兒奩具·223
致澄弟沅弟(咸豐十一年十一月初四日)·225
評點:禮之厚薄與八君子輔政·226
致沅弟(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228
評點:朝廷著意籠絡老九·228
諭紀澤(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230
評點:有常是美德·231
諭紀澤紀鴻(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232
評點:讀書可以變化氣質·233
致沅弟季弟(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234
評點:以廉謙勞三字自抑·235
致沅弟季弟(同治元年六月初十日)·238
評點:如何使用有才無德者·239
諭紀澤(同治元年七月十四日)·240
評點:持身可學王陶而不可學嵇阮·241
致澄弟(同治元年九月初四日)·242
評點:對父母官宜若遠若近·243
致沅弟(同治元年九月十一日)·244
評點:制勝之道在人不在器·245
致沅弟(同治二年正月十八日)·246
評點:花未全開月未圓·247
致沅弟(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248
評點:去忿欲以養(yǎng)體存倔強以勵志·249
致沅弟(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251
評點:豁達光明之識與恬淡沖融之趣·252
致沅弟(同治二年四月十六日)·253
評點:以方寸為嚴師·254
致沅弟(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256
評點: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257
致沅弟(同治二年五月初九日)·259
評點:為文宜專從“簡當”二字著力·259
致沅弟(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一日)·261
評點:識為主才為輔人謀半天意半·262
致沅弟(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三日)·264
評點:避挾長市恩之嫌·265
諭紀鴻(同治二年八月十二日)·267
評點:不可掛大帥旗不可驚動官長·267
致沅弟(同治二年九月十一日)·268
評點:從“畏慎”二字痛下功夫·269
致澄弟(同治二年九月十四日)·271
評點:鼎盛之際宜收斂·272
致澄弟(同治二年十月十四日)·274
評點:子侄輩不能坐四抬轎·275
致澄弟(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四日)·277
評點:歐陽夫人帶頭紡紗·278
諭紀瑞(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279
評點:勿忘先世之艱難·280
致沅弟(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281
評點: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281
致澄弟(同治三年二月十四日)·283
評點:艱苦則強嬌養(yǎng)則弱·283
致沅弟(同治三年四月初三日)·285
評點:互勸互勖互恭維·286
致沅弟(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八日)·287
評點:每日總須略有抽閑之時·287
致沅弟(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290
評點:男兒自立須有倔強之氣·290
致沅弟(同治三年六月十九日)·292
評點:八百里馳奏打下金陵·292
諭紀鴻(同治三年七月初九日)·295
評點:進身之始務知自重·295
諭紀澤(同治三年七月初十日)·297
評點:兄弟同日封侯伯·297
致沅弟(同治三年七月二十九日)·300
評點:老九遭各方攻擊郁郁不樂·301
致澄弟(同治三年八月二十四日)·304
評點:老九開缺回籍·304
致沅弟(同治三年十月十四日)·306
評點:新的使命·306
致澄弟沅弟(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309
評點:不望富貴愿代代有秀才·309
諭紀澤(同治四年閏五月十九日)·311
評點:夜飯不用葷為養(yǎng)生之道·312
諭紀澤紀鴻(同治四年六月初一日)·314
評點:氣勢識度情韻趣味·315
諭紀澤紀鴻(同治四年七月初三日)·317
評點:少年文字總貴氣象崢嶸·318
諭紀鴻(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320
評點:打得通的便是好漢·321
諭紀澤紀鴻(同治五年三月十四夜)·322
評點:不宜過于玲瓏剔透·322
致澄弟沅弟(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324
評點: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滿·325
諭紀澤紀鴻(同治五年八月二十二日)·327
評點:風流名士曾廣鈞·327
致沅弟(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330
評點:求強在自修處不在勝人處·331
諭紀澤(同治五年十月十一日)·333
評點:大家名作自有一種面貌神態(tài)·334
致沅弟(同治五年十月二十三日)·336
評點:自請開缺辭爵·337
致沅弟(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夜)·338
評點:好漢打脫牙和血吞·339
致沅弟(同治六年正月初二日)·341
評點:悔字訣助老九過難關·342
致沅弟(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二日)·344
評點:波平浪靜與掀天揭地·344
致沅弟(同治六年正月二十六日)·346
評點:湘淮兩軍曾李兩家聯(lián)為一氣·347
致沅弟(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349
評點:亂世處大位乃人生之大不幸·349
諭紀澤(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五日)·351
評點:二十三四聰明始小開·352
致沅弟(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九日)·354
評點:咬牙勵志勿因失敗而自餒·354
致沅弟(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356
評點:逆來順受面對百端拂逆·356
致沅弟(同治六年三月十二日)·359
評點:平生四次受人譏笑·360
諭紀澤(同治六年三月二十八日)·361
評點:變柔為剛化刻為厚·362
致歐陽夫人(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365
評點:有盛必有衰·366
諭紀澤(同治八年正月二十二夜)·367
評點:散財忌有名·368
諭紀澤紀鴻(同治九年六月初四日)·371
評點:安排后事·373
致澄弟沅弟(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三日)·377
評點:養(yǎng)生六事與為學四字·378
諭紀澤紀鴻(同治十年十一月)·380
評點:“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四課·382
本目錄推薦
01
娑薩朗(全八卷)
01
娑薩朗(全八卷)
02
全椒古代典籍叢書·吳…
02
全椒古代典籍叢書·吳國縉集…
03
山河故人
03
山河故人
04
人間至味
04
人間至味
05
文心(新版)
05
文心(新版)
06
大移民
06
大移民
07
雪國
07
雪國
08
卞孝萱晚年自述
08
卞孝萱晚年自述
09
無人之境
09
無人之境
10
林徽因散文
10
林徽因散文
掃描二維碼
關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