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債務風險的不斷積聚,國家債務的相關研究受到了學術界和實務界關注。同時,國家文化特征作為一種非正式制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逐步凸顯,引發(fā)國際社會的重視。那么,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沿線國家文化特征如何影響國家外債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合作度又會如何調節(jié)文化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本書基于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和資源配置理論,以駁斥債務陷阱論為切入點,應用雙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以評估政策影響效果,并深入分析國際合作度對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以及其可能作用機制。本書還分別從社會價值觀、宗教文化特征和語言多樣性三個方面衡量文化特征,使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征對其國家外債風險的影響,并深入探究其潛在影響機制和途徑,對現有國家外債風險的相關研究從非正式制度角度提供了實證分析和補充。最后,本書對上述研究做了歸納,由于較高的國家合作度體現了一個國家更加包容、開放,交流合作意愿更高,對國家文化差異產生的影響起到調節(jié)作用,因此本文進一步分析國際合作度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征與其外債風險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