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寶忠(1850—1908),字伯葵,號定廬,江蘇太倉人。光緒二年(1876)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散館,授職編修,歷任國史館纂修、南書房行走、翰林院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署禮部尚書等職,官至都察院都御史,并曾任湖南學政、順天學政及多次兼鄉(xiāng)、會試考官、閱卷大臣等學差、考差。陸寶忠的日記內容豐富,是研究晚清政局與社會變遷的難得史料。他的日記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側重記述科舉考試活動,這些內容都是研究科舉制度和地方社會的珍貴資料。第二類是京官生活日記,對丙午官制改革和丁未政潮發(fā)生前后一些政情內幕的記載為其他文獻所不及。由于陸寶忠身份、地位特殊,他的日記內容不僅涉及面廣,而且相對延續(xù)時間較長?!蛾憣氈胰沼洝返恼沓霭?,將為研究晚清政局與社會變遷提供一種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