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農戶種糧的積極性,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我國從2004年開始實行以低收購價為主的糧食價格支持政策。從2008年開始,國家連續(xù)7次上調了稻谷的低收購價。低收購價政策經過十多年的演進,幾乎覆蓋了全部糧食作物?,F(xiàn)有的糧食價格支持政策對于促進糧食生產增長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資源配置的扭曲。近年來,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和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下跌的影響,糧食市場出現(xiàn)了國外產品低價涌入、國內部分糧食作物生產過剩的現(xiàn)象,只升不降的低收購價政策到了需要調整的時候。2018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探索開展稻谷、小麥和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收入保險試點。通過開展收入保險試點,穩(wěn)定糧食生產和種糧農戶收入,將原來對低收購價的財政投入轉移到收入保險補貼中來,減少價格對市場的扭曲作用,優(yōu)化資源配置。糧農面臨的產量和價格風險大小如何?收入風險如何定價?對于精算保費的收入保險產品,農戶是否具有支付意愿?該產品的經濟效果如何?《湖南水稻區(qū)域收入保險研究》以湖南水稻為例,分析其產量風險和價格風險大小,就水稻區(qū)域收入保險費率厘定、農戶支付意愿及經濟效果模擬評價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