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緒論
說明
第一部分 劇本的內部結構
第一章 人物
1.不同類型的人物
2.主角的魅力
3.“顯性”主角和“隱性”主角
4.國王與父親
5.次要人物的演變
6.演變的副產品:親信
第二章 呈示
1.呈示在哪里?
2.追尋完美的呈示
3呈示的不同類型
第三章 結點:障礙
1.情節(jié),結點,情境,障礙
2.真實障礙:“兩難”至上
3.虛假障礙:“錯配”為先
第四章 結點:反轉
1.單反轉和多反轉
2.反轉的定義、歷史和功能
第五章 情節(jié)、危機和利益的統(tǒng)一
1.結點和情節(jié)
2.統(tǒng)一和單一
3.從插曲到故事線
4.情節(jié)統(tǒng)一的特點
5.危機和關注點的統(tǒng)一
第六章 時間統(tǒng)一
1.結點和時間
2.時間統(tǒng)一的各個時期
3.關于有待消耗的時間
4.時間統(tǒng)一的威望
第七章 結尾
1.結尾和收場
2.結尾的規(guī)則
3.結尾的種種傳統(tǒng)
4.隱形的結尾
第二部分 劇本的外部結構
第一章 排演和地點統(tǒng)一
1.演出的基本條件及其對于劇作法的影響
2.書面作品和舞臺作品
3.對于場面的狂熱
4.帷幕的問題
5.掛毯和“跟蹤攝影”
6.趨向地點統(tǒng)一
第二章 劇本和幕的形式
1.劇本的形式
2.幕的平衡和結構
3.幕的間歇
第三章 場的不同形式:基本形式
1.場的切分
2.主要的場次類型
3.長段臺詞的暴政
第四章 場的不同形式:固定形式
1.敘述的規(guī)則
2.敘述:形式,功能,地位
3.獨白:功能和形式
4.真假獨白
5.獨白的歷史
6.私語
第五章 連場
1.舞臺和連場
2連場的不同形式
3.角色上下臺的理據(jù)
第六章 戲劇寫作的不同形式
1.斯儻式
2.“盛況”和四行詩
3.交替對白
4.警句
5.重復
6.其他形式
第三部分 為觀眾而調整劇本
第一章 逼真
1.逼真的作用領域
2.無形的反逼真,成功的反逼真,恥辱的反逼真
第二章 得體
1.觀念和詞匯
2.日常生活
3.情感,情欲和性事
4.戰(zhàn)斗和死亡
結論
引文的注釋和出處
附錄一 一些數(shù)據(jù)
1.高乃依劇作里的人物數(shù)量
2.拉辛劇作里的人物數(shù)量
3.一些17世紀劇作的長度
4.高乃依劇作中的場次數(shù)
5.拉辛劇作中的場次數(shù)
附錄二 不同劇種在17世紀不同時期的流行程度
附錄三 本書征引的劇作匯總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