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十三經概說…………………………………………………………1
一、六經、十三經與四書……………………………………… 1
二、孔子傳承五經之學………………………………………… 9
三、十三經與中華傳統文化…………………………………… 14
周易…………………………………………………………………25
一、《周易》的產生及演變…………………………………… 27
(一)伏羲、周文王與六十四卦…………………………… 27
(二)孔子與《易傳》……………………………………… 30
二、《周易》的內容…………………………………………… 33
(一)《易經》……………………………………………… 33
(二)《易傳》……………………………………………… 37
三、《周易》與中華傳統文化………………………………… 43
(一)《周易》與占卜預測………………………………… 44
(二)《周易》與古代哲學………………………………… 47
(三)《周易》與古人的三觀……………………………… 51
(四)《周易》與風水……………………………………… 55
(五)《周易》與中醫(yī)養(yǎng)生………………………………… 56
(六)《周易》與古代政治觀念…………………………… 61
(七)《周易》與古代文史………………………………… 65
四、古代易學史略……………………………………………… 67
(一)占卜宗………………………………………………… 69
(二) 祥宗:京房、焦延壽……………………………… 73
(三)老莊宗:王弼、韓康伯……………………………… 75
(四)造化宗:陳摶、邵雍………………………………… 77
(五)儒理宗:胡瑗、程頤………………………………… 80
(六)史事宗:李光、楊萬里……………………………… 82
參考文獻………………………………………………………… 88
詩經…………………………………………………………………91
一、《詩經》的成書…………………………………………… 95
二、風、雅、頌……………………………………………… 101
(一)十五國《風》……………………………………… 102
(二)大小《雅》………………………………………… 105
(三)三《頌》…………………………………………… 108
三、《詩經》與中華傳統文化………………………………… 110
(一)《詩經》與賦詩言志………………………………… 110
(二)《詩經》與孔子的詩教……………………………… 113
(三)《詩經》與古代文學藝術…………………………… 118
(四)《詩經》與先秦史…………………………………… 121
四、古代《詩經》學史略…………………………………… 127
(一)先秦………………………………………………… 127
(二)漢唐之際…………………………………………… 132
(三)宋元明……………………………………………… 134
(四)清代………………………………………………… 142
參考文獻……………………………………………………… 145
尚書…………………………………………………………………149
一、《尚書》的產生及其傳承………………………………… 151
(一)《尚書》的產生……………………………………… 151
(二)兩漢今古文《尚書》學…………………………… 157
(三)《偽古文尚書》的產生及流傳……………………… 162
二、《尚書》的內容及特點…………………………………… 167
三、《尚書》與中華傳統文化………………………………… 169
(一)《尚書》與中華五千年文明………………………… 170
(二)《尚書》與史鑒意識………………………………… 171
(三)《尚書》與古代以德治國…………………………… 176
(四)《尚書》的其他影響………………………………… 179
四、古代《尚書》學史略…………………………………… 180
(一)先秦………………………………………………… 181
(二)漢唐之際…………………………………………… 189
(三)宋元………………………………………………… 199
(四)明清………………………………………………… 208
參考文獻……………………………………………………… 219
周禮…………………………………………………………………223
一、《周禮》的成書與出現…………………………………… 225
二、《周禮》的結構與內容…………………………………… 230
(一)《天官冢宰》………………………………………… 231
(二)《地官司徒》………………………………………… 236
(三)《春官宗伯》………………………………………… 238
(四)《夏官司馬》………………………………………… 240
(五)《秋官司寇》………………………………………… 240
(六)《冬官司空》………………………………………… 242
三、《周禮》與中華傳統文化………………………………… 244
(一)《周禮》與古代政治………………………………… 244
(二)《周禮》與古代制度………………………………… 246
(三)《周禮》與古代經濟………………………………… 248
(四)《周禮》與古代法治………………………………… 250
四、古代《周禮》學史略…………………………………… 252
(一)漢唐之際…………………………………………… 252
(二)宋元明……………………………………………… 257
(三)清代………………………………………………… 261
參考文獻……………………………………………………… 264
儀禮…………………………………………………………………267
一、禮儀產生與《儀禮》成書……………………………… 269
(一)禮儀的發(fā)生………………………………………… 270
(二)《儀禮》成書………………………………………… 278
二、《儀禮》與中華傳統文化………………………………… 282
(一)吉禮………………………………………………… 283
(二)兇禮………………………………………………… 286
(三)賓禮………………………………………………… 289
(四)嘉禮………………………………………………… 292
三、古代《儀禮》學史略…………………………………… 302
(一)先秦………………………………………………… 302
(二)漢唐之際…………………………………………… 307
(三)宋元明……………………………………………… 313
(四)清代………………………………………………… 318
參考文獻……………………………………………………… 321
禮記…………………………………………………………………323
一、《禮記》的成書與作者…………………………………… 325
二、《禮記》內容與中華傳統文化…………………………… 328
(一)專釋《儀禮》之屬………………………………… 328
(二)專述古禮之屬……………………………………… 335
(三)雜記孔子及弟子言論之屬………………………… 340
(四)學術論文之屬……………………………………… 342
三、《大學》《中庸》簡介…………………………………… 345
(一)《大學》……………………………………………… 345
(二)《中庸》……………………………………………… 348
四、古代《禮記》學史略…………………………………… 350
(一)漢唐之際…………………………………………… 351
(二)宋元明清…………………………………………… 355
參考文獻………………………………………………………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