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1章 中非關系與經濟轉型概述/ 001
(Arkebe Oqubay,林毅夫)
1.1 中非關系的背景/ 001
?。?2 本書的分析框架和目標/ 005
1.3 本書的結構/ 007
?。?4 尋求互補的中非經濟伙伴關系/ 012
第一部分 中國的崛起與不斷變化的全球發(fā)展話語權
第2章 中國的經濟崛起及其對非洲的影響/ 019
(Linda Yueh)
?。?1 中國的經濟崛起及其全球影響/ 019
2.2 中國的經濟崛起/ 020
?。?3 中國的全球影響力/ 026
2.4 中國對非洲的影響:“一帶一路”倡議與肯尼亞/ 030
2.5 中國的崛起助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增長轉型/ 033
第3章 中國經濟崛起的意義及其全球外部性/ 039
(Célestin Monga)
?。?1 導言/ 039
?。?2 中國經濟作為全球公共品/ 041
?。?3 潛在的負外部性和緩解因素/ 051
?。?4 結論/ 061
第二部分 中非經濟關系的演進
第4章 中非經濟關系的爭論和展望/ 067
(Chris Alden)
?。?1 南南合作:從政治團結到經濟合作/ 068
4.2 動態(tài)模式:中國經驗與非洲發(fā)展/ 074
?。?3 討論未來:是走向更加多元化還是更強依賴性?/ 077
?。?4 結論/ 078
第三部分 中非經濟合作關系動態(tài)
第5章 中國的貸款和非洲的結構轉型/ 085
(Deborah Brautigam)
?。?1 引言/ 085
?。?2 中國貸款的歷史框架/ 087
?。?3?。玻笔兰o中國的海外貸款機構/ 089
?。?4 中國的貸款與結構轉型/ 095
第6章 中國開發(fā)性金融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 107
(Jing Gu, Richard Carey)
?。?1 新模式,新對手,新合作?/ 107
6.2 中國的國際開發(fā)性金融:全球政治經濟學視角/ 109
6.3 中國對全球和非洲基礎設施投資框架的影響/ 117
?。?4 電氣化和數字化作為中非關系發(fā)展的變革性因素/ 127
6.5 結論:為非洲互聯互通基礎設施搭建共享平臺/ 130
第7章 中非經濟關系中的協議和爭端解決/ 138
(Won L. Kidane)
?。?1 引言/ 138
?。?2 中非經濟合作協議:文化注解/ 141
?。?3 中非經濟協議及實質性內容和規(guī)范/ 143
7.4 中非經濟協議中的爭端解決/ 149
?。?5 其他協議/ 153
?。?6 結論/ 157
第8章 中非之間的勞工制度和工作場所沖突/ 165
(Carlos Oya)
8.1 概述:工作場所沖突和經濟轉型/ 165
?。?2 中非勞工沖突:主導與新興問題和相關爭論/ 167
?。?3 了解中國的勞動制度/ 176
?。?4 非洲的勞資關系:案例研究及啟示/ 181
?。?5 中國例外主義? 非洲機構和背景/ 185
第四部分 中國與非洲的經濟轉型
第9章 中國的輕工業(yè)與非洲的工業(yè)化/ 195
(林毅夫, 徐佳君)
?。?1 引言/ 195
9.2 從“飛雁”到“領頭龍”/ 197
9.3 中國輕工業(yè)試點調查/ 200
?。?4 “飛雁”先行者/ 206
9.5 政策建議/ 209
第10章 推動中非關系以促進非洲結構轉型——埃塞俄比亞的經驗/ 215
(Fantu Cheru, Arkebe Oqubay)
?。保?1 引言/ 215
?。保?2 超越理論和意識形態(tài):歷史和非洲機構的作用/ 217
10.3 中埃關系:背景和情境/ 219
?。保?4 戰(zhàn)略性地接觸中國:向埃塞俄比亞學習/ 230
?。保?5 大局觀:非洲經濟轉型的制約因素和途徑/ 233
?。保?6 結論/ 238
第11章 中非經濟關系的未來——新的軌道和可能性/ 251
(Arkebe Oqubay, 林毅夫)
11.1 反對“反華”言論:讓事實說話/ 252
?。保?2 不均衡、多樣性和動態(tài)變化/ 254
?。保?3 促進非洲經濟轉型/ 255
?。保?4 中非經濟關系的戰(zhàn)略方針:未來發(fā)展之路/ 260
11.5 政策自主權和掌握主動權/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