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考察了臨床情況中,當病人無法避免地處于“看見”或“被看見”的情境中時,如何依靠“精神避難所”來保護自己免受難以忍受的折磨,導致分析進展受阻,以及當他們開始從精神避難所的保護中走出來時,所面臨的與“看見”和“被看見”有關的焦慮和挑戰(zhàn)。 繼第1本書《精神避難所》(Psychic Retreats)之后,約翰?斯坦納再次深入探究了這一領域,他對那些建立和維持精神穩(wěn)定的防御機制進行鉆研,并解釋了其背后復雜的動機網絡。成為他人注視的對象時感覺是怎樣的?被羞辱的感覺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力量感和目標感? 哪些話語可以幫助絕望的病人感到被理解?斯坦納基于弗洛伊德、梅蘭妮?克萊因、羅森菲爾德等人顯著的研究貢獻,從“尷尬、羞恥與屈辱”“無助、權力與支配”和“哀悼、抑郁癥與強迫性重復”三個方面,進一步豐富了當代精神分析的工作成果,提出了一種新的、全面且具體的阻抗機制,以理解病人對于變化的抵抗,為臨床心理治療師提供了指導性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