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1749—1832), 出生于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的著名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他是偉大的德國作家,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代表作有《少年維特的煩惱》《浮士德》等。簡?奧斯丁(1775—1817),英國作家。不足四十二年的短暫生命中,她一共創(chuàng)作了六部長篇小說:《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愛瑪》《曼斯菲爾德莊園》《諾桑覺寺》《勸導》,與莎士比亞同樣經久不衰。其作品集浪漫愛情與社會批判為一體,在學術界與大眾讀者間均收獲廣泛好評。六部小說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并屢屢被改編為電影與電視作品。居斯塔夫?福樓拜(1821—1880),19世紀中期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莫泊桑曾拜他為師。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他十分注重藝術和語言的完美。對19世紀末至20世紀文學,尤其是現代主義文學的發(fā)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被譽為“西方現代小說的奠基者”。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國作家。1846年發(fā)表部長篇小說《窮人》,受到高度評價。1848年發(fā)表中篇小說《白夜》。1849年因參加反農奴制活動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在此期間發(fā)表有長篇小說《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