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751—814),字東野,開中唐一代詩風的大詩人,與韓愈并為“韓孟詩派”。常與賈島合稱“郊島”,有“郊寒島瘦”之說。孟郊詩里名句眾多,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但他寫詩主要不靠巧對、機心,他的風格來自他瘦硬、沉潛的精魂,歸根結底,來自他磨難重重又不屈不撓的人生。他獨特的藝術氣息,使人一見就能識別。一千多年過去,詩歌風派的一波波巨浪,淘去了許多詩人的面影,但淘不掉孟郊的聲音和風貌。韓愈曾表示,愿做孟郊的“小跟班”:“吾愿身為云,東野變?yōu)辇垼?四方上下逐東野。”蘇軾認為,孟郊“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孟郊雖有苦寒的人生和風格,但從未失去溫柔的赤子心,所以才能將母愛和中舉后的快意描繪到別人所不能的境地。孟郊的“門徒”賈島認為孟郊“身死聲名在,多應萬古傳”,后來的詩歌史證明了他的寓言。孟郊,不只有“誰言寸草心”,他的人生與詩歌境界,關系到整個中唐及以后的文學走向。萬千人點贊的教授戴建業(yè),還孟郊應有的文學地位,帶你認識“詩囚”的心靈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