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崎新一九三一年生于日本大分市。十四歲時,廣島原子彈爆炸,目睹眼前一片虛空,開始思考如何重建家園和城市。他認為,建筑的生命很短暫,應當讓使用者(包括路過的行人與附近的居民)感到愉悅。一九五四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筑系,跟隨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丹下健三學習。一九六三年,創(chuàng)立磯崎新設計室,早期代表作有大分縣立圖書館、一九七零年大阪世博會節(jié)日廣場、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以及北九州市立美術館。早在一九六〇年代,磯崎新就提出“空中城市”構想,由凌空懸跨于老舊城市上方的建筑、住宅和交通系統(tǒng)構成,以應對城市化進程。盡管計劃并未實現,磯崎新仍在眾多發(fā)展中國家踐行城市規(guī)劃的主張,展現出超越時代的全球視野,有力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交流對話。一九八〇年代,他憑借首個海外項目——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一舉成為國際建筑界領軍人物。其后的上百個建筑項目,無不享譽國際,如一九九二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圣喬治宮體育館、佛羅里達迪士尼總部大樓、深圳文化中心、二〇〇六年都靈冬奧會冰球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新美術館、米蘭安聯大廈、卡塔爾多哈國家會議中心、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以及湖南博物館。磯崎新一生獲獎無數,諸如日本建筑學會年鑒獎、法國藝術及文學勛章軍官勛位、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金獎、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國家館金獅獎、西班牙公民功勛大十字勛章、意大利國家勛章及佛羅倫薩雙年展洛倫佐終身成就獎。一九七九年起,擔任普利茲克建筑獎首屆評審委員會成員,并于二〇一九年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