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所講的“內向健身鍛煉”,有別于田徑、球類、游泳、摔跤等競技類體育運動,也有別于我們平時跑跑步、跳跳舞那樣的一般健身方法。它要求鍛煉者在健身鍛煉的時候,做到心態(tài)安靜平和,放棄與鍛煉無關的各種思想雜念,配合人體或靜或動的鍛煉姿勢、鍛煉動作,把大腦的思維活動認真、專一地投入到自身的鍛煉活動,同時對鍛煉者在鍛煉中體內生命物質、生命組織的活動狀態(tài)、活動現象進行認真的關注和體察。這樣的鍛煉方法,稱為“內向健身鍛煉”。這樣的大腦活動,稱為“內向思維”。歷代古人創(chuàng)造了不少的內向健身的方法,如“心齋”、“坐忘”、“吐納”、“導引”、“按蹻”、“行氣”、“內視”、“內丹”、“周天”等。在晉代,出現了“氣功”的說法。近代,太極拳、易筋經、八段錦、五禽戲等等成為不少鍛煉者熱衷的新熱點,它們在本質上都是屬于“內向健身”的鍛煉方法。文稿對內向態(tài)、氣感現象、氣為何物、意念的科學本質、氣與意的關系、內向動功三“煉”、三調合一、精氣神等均有現代知識方面的詮釋,讀來實在、不玄虛,使人對健身氣功有全新的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