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重回理學發(fā)生的“現(xiàn)場”
第一節(jié) 為何研究“理學的發(fā)生”
第二節(jié) 理學探源:學術史回顧與評析
第三節(jié) 思路與創(chuàng)新:基于“范式轉換”視角的嘗試
總論 早期理學的范式轉換
第一章 為天地立心:早期理學的哲學使命
第一節(jié) 天人合一:理學天人觀及其源流新考
第二節(jié) 萬法唯心:來自佛教的挑戰(zhàn)
第三節(jié) 天地之心:早期理學的尋根之旅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從本末到體用:早期理學的思維轉型
第一節(jié) 物有本末:歷史傳統(tǒng)及其理論困境
第二節(jié) 思維謀變:從玄學到佛教的努力
第三節(jié) 體用一源:早期理學的多元實踐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造道·復性·正理:早期理學的價值重建
第一節(jié) 道統(tǒng)營造:儒家價值譜系的重構
第二節(jié) 性論復興:儒家價值哲理的重建
第三節(jié) 性理合一:儒家價值本體的確立
本章小結
分論 “北宋五子”的多元開拓
第四章 邵雍:“心法”先天
第一節(jié) 心跡之辨:先天學的提出
第二節(jié) 天地之心:從“以我觀物”到“以物觀物”
第三節(jié) 圣人之心:合天心而順至理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周敦頤:“太極”無極
第一節(jié) 太極之辨:由物而神
第二節(jié) 太極即誠 純粹至善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張載:“太虛”至實
第一節(jié) 虛氣之辨:朝向形上之維
第二節(jié) 合虛與氣:性的“二分”與“一本”
第三節(jié) 誠禮兼修:工夫使命與取徑
本章小結
第七章 二程:“道”“理”變奏
第一節(jié) 由“道”而“理”:話語轉換及其邏輯
第二節(jié) 惟理為實:二程理學的多重向度
第三節(jié) 明理達道:即存在即工夫
本章小結
余論
第一節(jié) 理學發(fā)生的邏輯、影響及限度
第二節(jié) 研究難點、不足及其改進
附論
人學視域中的“天人之辨”
儒門內的王弼
鬼神與天理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