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近年來對漢語語態(tài)和漢語及物性問題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被動語態(tài)的功能性定義、對漢語所謂中動句的反思、漢語受事主語句的重新分類、及物性和作格性、及物動詞的低及物性用法和非及物性用法、不及物動詞構式的擴張和變異、“把”字句的役事標記功能、漢語語言單位層級的重新劃分以及漢語句子的駢散二重性等。本書是作者近年來對漢語語態(tài)和漢語及物性問題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漢語沒有印歐語式的被動語態(tài),漢語被動語態(tài)必須從功能角度下定義,即:被動語態(tài)是以經歷者為視角,描述它遭受某種經歷或發(fā)生某種變化的事件句。2.漢語也沒有印歐語式的中動語態(tài),漢語的受事主語句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事件性受事主語句和非事件性受事主語句(評議句),事件性受事主語句又可以分為無標記被動句和無標記主動句(處置類受事主語句)。3.本書把及物性和作格性都看作是語言的組織模式。及物性是主賓格語言的組織模式,它受“由因及果”的思維推理模式所支配;作格性是作通格語言的組織模式,它受“由果溯因”的思維推理模式的支配。4.本書認為漢語及物動詞有低及物性用法和非及物性用法,而漢語不及物動詞即使帶了賓語也不是及物性用法,不及物動詞帶施事賓語是漢語存現句類推擴張導致的構式“內部承繼”,不及物動詞帶非施事賓語則是“動賓”構式變異導致的構式“外部承繼”。5.本書認為漢語“把”字句是典型的致使句式,“把”是役事標記,其主要功能是凸顯役事參與者或明確施受關系,這樣可以對各類“把”字句做出統(tǒng)一的解釋。本書附錄中還有兩篇文章:一篇為《對漢語語言單位層級劃分的反思》,另一篇為《音節(jié)奇偶、句子駢散和對言語法》?;鹬С郑罕緯鵀槿宋纳缈埔?guī)劃基金項目“構式語法視角下漢語句式及物性高低轉化和承繼關系研究”(項目編號:21YJA74004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