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倭軍事條款》明李遂撰,又名《明代御倭軍制》,一卷,明嘉靖刻本。李遂,字邦良,號克齋羅山,嘉靖五年(1526)進士,歷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卒謚襄敏。此書是李遂督撫風剛時所作,此書類似總督頒行予下級將領的軍事規(guī)范守則,其中包括選將練兵之法 治軍之法,戰(zhàn)守集略,賞罰規(guī)則等,其中圖文并茂,還有布陣圖,是明代對外作戰(zhàn)兵書的一種。非常具有軍事史料價值,也是研究“海上絲綢之路”兵事上重要的文獻補充,非常具有研究意義?!顿粱伎荚访鞔S俁卿撰,二卷,清抄本。黃俁卿,福建人,明隆慶年間福建屢遭倭寇侵擾,為研究致禍之由,作者故撰是書。此書上卷溯自洪武初年遣使通倭,終至萬歷初年廣東林鳳攻打呂宋(今菲律賓)。下卷記宋應昌、楊鎬東征援朝鮮之事。此書具有地方史料性質,敘述簡明,年代詳細,其中還有作者自己見解與點評,對于研究地史價值自然不言而喻,同時也是研究明代對外防御以及作戰(zhàn)的重要史料文獻,對于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也有重要的意義?!顿燎榭悸浴访鞔鈴妥?,一卷,明萬曆二十五年刻本。郭光復,武昌人,官至揚州府知府。明嘉靖年間,東南屢中倭患,而揚州當江海之沖,被害尤甚,此書正是為了知己知彼,研究對戰(zhàn)方,以做籌備之術。此書內容上,首先對地形、地勢進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將倭國的事跡進行簡略,第三部重點概述了歷來的倭患,第五部分是對倭語的翻譯,第五部分是對倭船的介紹。在不同的非常重要的方面都對倭方進行了分析,非常具有戰(zhàn)略軍事意義。是非常珍稀的明代倭患研究的史料補充,也對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