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跨文化的理論視野,以跨文化傳播的歷史語境中昆曲文化身份回歸為背景,從國家形象建構的角度重新解讀與定位昆曲的文化身份,探討昆曲文化身份的跨學科、跨文體特征與表現形態(tài),從古典韻文學、雅樂文化、聲樂美學、戲曲文學、表演體系、活態(tài)遺產等方面歸納闡釋昆曲的多維美學內涵與文化特征,對學界舊有的昆曲觀念進行剖析與反思,對昆曲在建構國家文化形象中的象征意義作了較為系統、嚴密的論證。提出對昆曲文化身份的界定需要一種“大文化意識”“跨文體意識”與“大美學意識”。認為昆曲本質的文化身份,不只是一個狹義的“劇種”,而是憑藉雅文化的審美品質成為國家文化形象的象征與杰出代表。此書旨在為昆曲正名,還昆曲以應有的文化身份與美學地位,從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構昆曲符號體系所隱喻、象征的國家文化形象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