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考古事業(yè)的各項工作可圈可點、亮點紛呈?!翱脊胖袊?8個重大項目統(tǒng)籌推進,254個主動性考古發(fā)掘項目系統(tǒng)實施,舊石器考古與人類起源、農業(yè)起源、文明起源與發(fā)展、城市與邊疆考古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文物局召開5次“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集中發(fā)布了舊石器時代考古、西藏考古、史前文明化進程與夏商文化研究、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等17項考古成果,及時推介新發(fā)現,深入解讀新成果。這些成果內涵豐富,跨越了漫長時空,將中華文明的歷史軸線不斷延伸:學堂梁子遺址發(fā)現“鄖縣人”3號頭骨,提供了東亞直立人起源與發(fā)展的新材料;西藏考古揭示了青藏高原史前時期復雜的人群互動與文化交流;殷墟遺址的聚落考古研究取得新突破,還原了更為真實鮮活的商代文明;昆明河泊所遺址出土大量封泥和簡牘,其中“益州太守章”等官印封泥和有關行政、司法的文書是漢代中央政府在云南行使治權的體現,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河南開封州橋與汴河遺址是唐宋至明清時期開封城市歷史沿革的一個縮影;溫州朔門古港遺址揭露出完整的碼頭遺跡,再現了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港口欣欣向榮的生動畫面??脊殴ぷ髡邆冇檬昼P揭開塵封的歷史,生動書寫著中華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fā)展歷程,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國家文物局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持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與廣大文物考古工作者一起持續(xù)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攜手同行、共譜新篇,奮勇前進、開拓新局,以中國式現代化奮力推進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