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第1章 緒論 1 1.1 坡耕地的由來 2 1.2 坡耕地內涵及分布狀況 3 1.2.1 坡耕地內涵 3 1.2.2 坡耕地分布狀況 4 1.3 坡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6 1.3.1 水土流失 6 1.3.2 土地退化 7 1.3.3 面源污染 8 1.4 坡耕地治理的戰(zhàn)略意義 8 1.5 南方坡耕地水土保持歷程 10 1.6 小結 10 第2章 南方坡耕地及其水土流失現狀 11 2.1 南方坡耕地遙感解譯及分布特征 12 2.1.1 南方坡耕地遙感解譯 12 2.1.2 南方紅壤區(qū)坡耕地分布特征 14 2.2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遙感解譯及分布特征 15 2.2.1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遙感解譯 15 2.2.2 南方紅壤區(qū)坡耕地水土流失分布特征 17 2.3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成因 18 2.3.1 降雨 18 2.3.2 地形地貌 18 2.3.3 母巖與土壤 18 2.3.4 耕作方式 19 2.4 小結 19 第3章 南方坡耕地主要土壤類型成土過程及抗蝕性 21 3.1 主要土壤類型成土過程 22 3.1.1 紅壤成土過程 22 3.1.2 紫色土成土過程 26 3.2 主要土壤類型抗蝕性 29 3.2.1 土壤入滲率特征 29 3.2.2 土壤抗沖特征 33 3.2.3 土壤抗剪強度特征 38 3.2.4 土壤崩解速率特征 42 3.3 小結 45 第4章 南方坡耕地主要土壤類型水土流失模擬試驗 47 4.1 試驗材料與方法 48 4.1.1 試驗材料與設計 48 4.1.2 數據分析與處理 50 4.2 坡面產流產沙規(guī)律 52 4.2.1 坡面產流產沙影響因素 52 4.2.2 坡面徑流水動力特征 68 4.2.3 壤中流產流產沙影響因素 74 4.2.4 坡面降雨產流產沙分配機制 80 4.3 坡面細溝發(fā)育過程與特征 83 4.3.1 多目立體攝影測量技術 83 4.3.2 細溝發(fā)育過程 85 4.3.3 細溝形態(tài)特征 88 4.3.4 細溝發(fā)育臨界條件 92 4.4 小結 92 第5章 南方坡耕地典型措施水土保持效益原位試驗 95 5.1 試驗設計 96 5.1.1 試驗區(qū)概況 96 5.1.2 試驗方法 96 5.2 降雨特征分析 97 5.2.1 降雨時間分布特征 97 5.2.2 降雨等級分配特征 99 5.2.3 侵蝕性降雨特征 101 5.2.4 降雨動能特征 103 5.2.5 降雨侵蝕力特征 105 5.3 不同措施產流特征 107 5.3.1 水土保持措施小區(qū)產流特征 107 5.3.2 滲漏小區(qū)徑流調控機制 120 5.4 不同措施侵蝕產沙特征及調控機制 129 5.4.1 水土保持措施小區(qū)侵蝕產沙特征 129 5.4.2 滲漏小區(qū)侵蝕產沙機制 142 5.5 不同措施產流產沙預報模型 145 5.5.1 產流產沙影響因素分析 145 5.5.2 產流產沙預報模型相關結果 148 5.6 小結 165 第6章 南方坡耕地水土保持技術 167 6.1 南方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體系 168 6.1.1 工程措施 168 6.1.2 植物措施 169 6.1.3 生態(tài)修復措施 170 6.1.4 不同治理對象措施配置 170 6.2 南方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 171 6.2.1 坡改梯工程措施 171 6.2.2 保土耕作措施 174 6.2.3 植物措施 176 6.3 小結 180 第7章 南方水土保持理論與方略 181 7.1 水土保持內涵思考 182 7.2 水土保持理論基礎 183 7.2.1 土壤侵蝕原理 183 7.2.2 水、沙平衡原理 184 7.2.3 生態(tài)系統平衡原理 185 7.2.4 可持續(xù)發(fā)展原理 186 7.2.5 系統科學原理 186 7.3 “排水保土”由來與內涵 186 7.3.1 “排水保土”由來 186 7.3.2 “排水保土”內涵 188 7.4 南方水土保持方略 189 7.4.1 徑流截排池蓄 189 7.4.2 米糧下地上梯 190 7.4.3 林果上坡進岔 190 7.4.4 樹草上山下溝 191 7.4.5 坊壩堵溝治崗 191 7.5 小結 192 第8章 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標準 193 8.1 相關概念 194 8.1.1 土壤侵蝕與水土流失 194 8.1.2 土壤容許流失量與容許土壤流失量 194 8.1.3 水土流失標志 195 8.2 南方坡耕地容許土壤流失量 195 8.2.1 容許土壤流失量研究進展 195 8.2.2 南方坡耕地容許土壤流失量測算 197 8.3 細溝及其作為坡面水土流失標志的可行性 198 8.3.1 細溝及其相關特征 198 8.3.2 細溝作為坡面水土流失標志的可行性 200 8.4 小結 201 第9章 南方坡耕地排水保土關鍵技術與示范 203 9.1 背景需求 204 9.2 排水保土關鍵技術 204 9.2.1 半透水型截水溝 204 9.2.2 抗蝕增肥技術 206 9.3 排水保土規(guī)劃布局 207 9.3.1 總體規(guī)劃 207 9.3.2 措施布局 208 9.4 基于排水保土的坡耕地梯級泥沙阻控技術示范 209 9.4.1 示范內容 209 9.4.2 示范點概況 209 9.4.3 技術方案設計與施工 209 9.4.4 效益評估 212 9.5 小結 214 第10章 南方坡耕地土壤抗蝕技術 217 10.1 多糖類高分子材料篩選與作用機理 218 10.1.1 高分子材料固土作用機理 218 10.1.2 多糖類高分子材料篩選 219 10.1.3 海藻多糖高分子材料提升土壤抗蝕性機理 220 10.2 海藻多糖高分子材料 222 10.2.1 海藻多糖高分子材料結構優(yōu)選與改良 222 10.2.2 材料技術參數 223 10.3 改良材料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224 10.3.1 土壤抗剪強度 224 10.3.2 土壤親水性 226 10.3.3 土壤滲透性 228 10.3.4 土壤崩解速率 230 10.4 改良材料抗蝕增肥效益 235 10.4.1 降雨產流 235 10.4.2 降雨產沙 239 10.4.3 SA-01優(yōu)化適用量 242 10.4.4 SA-01對作物生長影響 248 10.5 小結 250 參考文獻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