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文本傳播視閾下的章學誠接受史
第一節(jié) 近代章學熱發(fā)展脈絡探源
一、不約而同:民國年間章學熱現象之興起
二、新舊之間:章學流傳與接受的兩條脈絡
三、身後桓譚:章學流衍之“不確定性”與“傳承有自”
第二節(jié) 晚近章學研究展開所據底本及其相關問題
一、晚近章學研究的主要底本:大梁本兩《通義》
二、編次之爭與內容缺憾:“未成書”的大梁本
第三節(jié) 晚近以來章學誠稿鈔本的搜求與研究回顧
第四節(jié) 章著稿鈔本的鈔存特點及留存概況
一、章著稿鈔本的鈔存特點
二、章著稿鈔本的留存概況
第二章 章學誠稿本研究
——以上海圖書館藏《章實齋稿》爲中心
第一節(jié) 《章實齋稿》之版本概貌
一、《章實齋稿》之版本特徵
二、《章實齋稿》之産生與流傳
第二節(jié) 《章實齋稿》之文獻價值
一、勾乙增刪所見章氏撰著修改經過
二、《章實齋稿》之??眱r值
三、《章實齋稿》批注述論
第三章 章學誠著述早期鈔本研究
——以華東師範大學藏廬江何氏鈔本《章實齋文史通義》爲中心
第一節(jié) 廬江何氏鈔本《章實齋文史通義》版本特徵及流傳
一、廬江何氏鈔本之版本概貌
二、廬江何氏鈔本之流傳
第二節(jié) 廬江何氏鈔本《章實齋文史通義》文獻價值研究
3
一、篇名異同所見廬江何氏鈔本之價值
二、自注異同所見廬江何氏鈔本之價值
三、內容異同所見廬江何氏鈔本之價值
第三節(jié) 章學誠《感遇》篇文本比較研究
一、廬江何氏鈔本與嘉業(yè)堂本《感遇》篇異同分析
二、兩種《感遇》篇文本寫作背景探析
三、由《知難》篇“知之難”再論《感遇》篇“遇”之難
第四節(jié) 《校讎通義》溯源
一、《校讎通義》《續(xù)通志校讎略擬稿》篇名、敘言之異同分析
二、《續(xù)通志校讎略擬稿》學術史價值探析
三、《續(xù)通志校讎略擬稿》文獻價值再探
第四章 從“遺稿”到“定本”
——以臺圖藏鳴野山房鈔本《章氏遺書》爲中心的討論
第一節(jié) 鳴野山房鈔本《章氏遺書》之版本概貌
第二節(jié) 從“成冊”到“成書”:由鳴野山房鈔本回視章著撰寫過程
一、《文史通義》內、外、雜篇之體例構想
二、鳴野山房鈔本流水簿冊式的著録特點
三、由篇到冊:撰寫過程之必然
四、成“冊”與成“書”之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