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節(jié) 生活哲學的理論基礎與概念的科學界定
一、生活哲學的理論基礎
二、哲學智慧概念的科學界定
第二節(jié) 中華傳統(tǒng)哲學智慧及執(zhí)中致和方法論原則
一、中國人心目中的中華傳統(tǒng)哲學智慧
二、中華傳統(tǒng)哲學智慧的方法論原則
第一章 中國人的生命觀與價值訴求
第一節(jié) 中國人的生命觀
一、生活于現實世界
二、演化于無窮宇宙
三、不朽于族類歷史
第二節(jié) 中國人的核心生命價值訴求
一、安身立命
二、立已達人
三、內圣然王
第二章 中華民族的生活智慧探索與生活智慧的基本特征
第一節(jié) 中華民族對生活智慧的熱愛與探索
一、中華民族:一個熱愛生活智慧的民族
二、中華民族對生活智慧的自覺探索
第二節(jié) 中華傳統(tǒng)生活智慧的基本特征
一、遵循客觀規(guī)律
二、尊重生活事實
三、直面現實問題
四、處理生活事務
五、駕馭事態(tài)發(fā)展
六、追求生活美滿
七、提升生命境界
八、參贊天地化育
第三章 中國人的宇宙人生觀及其彰顯的主體性特征
第一節(jié) 中國人的宇宙人生觀
一、字宙:天人合一的有機整體
二、宇宙人生觀的根本精神
第二節(jié) 中國人宇宙人生觀彰顯的主體性特征
一、得天地之秀,為萬物之靈
二、為三才之一,乃萬物貴
三、為天地之心,乃生命主宰
四、道之弘揚者,圣乃人生至境
第四章 執(zhí)中致和: 中華傳統(tǒng)生活智慧的方法論原則
第一節(jié) 中國人對適度的科學認識
一、中國人對度的重視與把握
二、中:事物的最佳狀態(tài)與人物相互關系的適度狀態(tài)
三、中道: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恒常法則
第二節(jié) 中國人對萬物和諧的價值追求
一、和:事物的和諧狀態(tài)與化生條件
二、中和:萬物和諧共生的理想境界
第三節(jié) 執(zhí)中致和:方法與價值相統(tǒng)一的核心原則
一、執(zhí)中:對中道的乘持
二、致和:對和諧的追求
第四節(jié) 執(zhí)中致和的表現與境界
一、執(zhí)中的表現:守中、得中、適中、中正、大中
二、致和的結果:和諧、和順、和善、和美、和樂
三、執(zhí)中用權:適當權變以致中和
第五章 時中:中國人的時間意識與執(zhí)中致和的時間智慧
第一節(jié) 中國人的時間意識及其基本特征
一、中國人時間意識的萌芽與發(fā)展
二、中國人時間意識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中國人執(zhí)中致和的時間智慧
一、時務:亞待洞識的當世要務
二、時機:不容錯失的當下機遇
三、時中:執(zhí)中致和的當下智慧
第二節(jié) 時中的具體情形
一、隨時
二、適時
三、待時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