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信息時代,但我們依舊孤陋寡聞。無知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不學無術卻引以為傲的風氣大行其道;陰謀論和偽科學甚囂塵上;人們輕易接受假新聞和反復出現(xiàn)的謬誤,并形成了堅定的信念。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都生活在無知中。未知事物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在本書中,哲學家德尼科拉探討了無知,展現(xiàn)了無知的豐富性、持久性以及帶來的后果。本書旨在理解無知,乍一看有些自相矛盾——未知事物怎么會變得已知,同時仍然是未知的?德尼科拉認為,無知不只是一種缺乏或虛空,它與知識有著動態(tài)而復雜的相互作用。他采用廣泛的哲學方法,使用住所、邊界、限度和視界作為隱喻,探究了不同形式的無知,并描述了滋長各種無知的文化。無知既不純粹也不簡單。無知既是指責和禍害,又是辯解和護身符。本書對無知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僅思考了無知的來源、類型和影響,剖析了無知與知識的相互關系,而且探索了無知的德性——在某些情況下,無知在道德上是有益的,甚至可能是美德的伴生物。本書獲得美國出版商協(xié)會頒發(fā)的“2018年哲學領域專業(yè)與學術卓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