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分上、下兩編。上編從史學的角度,探討盛唐以來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千年歷史。按時序分,先后為唐、宋、元、明、清和現(xiàn)當代。按題材分,突出鑒真東渡的史績和文化貢獻,空海留學唐朝的原因分析和圓仁的長安之師;涉獵佛教文化交流與海上絲綢之路,明代日僧與王陽明的交往及思想史意義,清代琉球僧與中琉“詩賦外交”,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以趙樸初為代表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說,拓展了研究領域,深化了研究內容,許多論文具有一定的原創(chuàng)性和學術價值。下編從佛學義理的角度,對鑒真、空海、法藏、最澄、顯蔭等中日佛學大師的佛學思想和有關文論作了探究和辨?zhèn)?,應該說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