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科學基礎理論農田典型痕量面源污染物污染機理及修復

農田典型痕量面源污染物污染機理及修復

農田典型痕量面源污染物污染機理及修復

定 價:¥69.00

作 者: 王芳麗,宋寧寧,王凱榮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7211391 出版時間: 2019-10-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93 字數:  

內容簡介

  《農田典型痕量面源污染物污染機理及修復》針對農業(yè)開發(fā)過程中存在的作物安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結合野外調查、室內模擬分析、田間試驗和模型模擬,研究農田痕量面源污染物的污染效應及機理。并探尋有效的修復措施。具體內容包括:探究單一污染物(無機或有機)、無機或無機復合污染物、無機一有機復合污染物對土壤和作物的污染效應及其對環(huán)境因子的響應特征、污染機理。基于實驗結果,研發(fā)商業(yè)材料和農業(yè)廢棄物來源的土壤修復劑。以原位鈍化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及其聯合修復技術為基礎。對農田典型痕量面源污染物引起的污染問題進行有效防控,為農業(yè)面源污染防控提供技術支持,實現經濟和生態(tài)效益雙贏。

作者簡介

  王芳麗,女,講師,碩導,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工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yè)面源污染綜合防控和污染環(huán)境生態(tài)修復,主持和參與省部級以上項目10余項,先后在靠前外核心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授權10余項,參編專著2部。

圖書目錄

第1章 農田痕量面源污染物污染文獻計量學分析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現狀及動態(tài)分析
1.2.1 農田面源痕量污染物污染文獻計量學研究
1.2.2 農田面源污染物污染效應及機理研究
1.2.3 農田痕量面源污染物污染控制研究
1.3 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內容
第2章 農田重金屬污染效應及風險評價
2.1 引言
2.2 材料與方法
2.2.1 研究區(qū)域選取
2.2.2 樣品采集和測定
2.2.3 重金屬污染生態(tài)風險評價
2.2.4 重金屬污染健康風險評價
2.2.5 數據處理與分析
2.3 結果與討論
2.3.1 農田土壤.作物系統重金屬污染效應
2.3.2 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生態(tài)風險評價
2.3.3 農作物重金屬污染生態(tài)風險評價
2.3.4 研究區(qū)農田重金屬污染健康風險評價
2.4 小結
第3章 鎘對小麥生長的毒性效應及理化響應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實驗材料
3.2.2 小麥培育實驗
3.2.3 指標測定
3.3 結果
3.3.1 鎘脅迫對小麥生長動態(tài)特征的影響
3.3.2 鎘脅迫對小麥生物量的影響
3.3.3 pH和溶解性有機碳對小麥吸收鎘的影響
3.3.4 pH和溶解性有機碳影響下小麥根系活力對鎘脅迫的響應特征
3.4 討論
3.5 小結
第4章 土壤鎘污染對花生鎘吸收分配的影響及毒性效應
4.1 引言
4.2 材料與方法
4.2.1 根系分區(qū)試驗
4.2.2 模擬酸雨對葉片吸收Cd影響試驗
4.2.3 全根系分區(qū)試驗
4.3 結果
4.3.1 花生主根系和果莢對土壤鎘的吸收效率及其對花生籽粒鎘含量的影響
4.3.2 花生葉片對模擬酸雨中鎘的吸收及其對花生籽粒鎘含量的影響
4.3.3 不同類型花生品種根系形態(tài)學特征
4.3.4 不同類型花生品種根系生化特性特征
4.3.5 不同類型花生品種的根系空間分布特征
4.3.6 鎘對不同類型花生品種根系生長和形態(tài)學特征的影響
4.3.7 鎘對不同類型花生品種根系空間分布特征的影響
4.3.8 不同類型花生品種對土壤鎘的吸收特性
4.4 討論
4.4.1 花生根系和果莢吸收鎘的效率及其品種間差異
4.4.2 不同路徑吸收的鎘在花生體內的積累和分配特征及其品種間差異
4.4.3 花生葉片吸收鎘對花生籽粒含量的影響
4.4.4 土壤和大氣鎘污染對花生安全生產的風險評價
4.4.5 不同類型花生品種根系特性
4.4.6 鎘脅迫對根系特性的影響
4.4.7 不同鎘處理下花生根系特性與其鎘吸收的關系
4.4.8 不同處理下根系分布形態(tài)特性與鎘吸收的關系
4.5 小結
第5章 土壤痕量鎘污染的植物有效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與方法
5.2.1 液體結合相DGT技術中不同擴散層對待測組分擴散系數的影響
5.2.2 不同結合相DGT技術與傳統化學方法評估黑麥草吸收Cd的對比
5.2.3 數據分析
5.3 結果
5.3.1 革新DGT技術擴散相的膜篩選
5.3.2 不同截留分子量透析膜Cd擴散系數的比較
5.3.3 農田痕量鎘對植物的生物有效性的脅迫效應
5.3.4 基于DGT技術和化學提取法構建的黑麥草對Cd吸收的預測模型
5.4 討論
5.4.1 革新DGT技術擴散相的膜篩選
5.4.2 不同方法提取生物有效態(tài)Cd能力的比較
5.4.3 黑麥草吸收Cd預測模型的比較
5.4.4 兩種不同結合相DGT技術預測黑麥草吸收Cd的比較
5.5 小結
……
第6章 鉻污染對作物毒害效應的生物配體模型研究
第7章 鈷對作物毒害效應的生物配體模型研究
第8章 鎢對作物毒害效應的生物配體模型研究
第9章 銅鎘復合污染對作物毒害效應的生物配體模型研究
第10章 農田土壤增塑劑的污染效應及風險評價
第11章 鎘和草甘膦復合污染效應及機理研究
第12章 土壤痕量鎘和鄰苯二甲酸酯復合污染效應及機理研究
第13章 土壤鎘污染的原位鈍化修復研究
第14章 草甘膦污染的改性生物炭修復研究
第15章 土壤痕量重金屬復合污染的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研究
第16章 銅鎘和草甘膦復合污染的微生物修復研究
第17章 結論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