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主要探討中學語文教材理論問題的書。語文教材的重要性,怎么估計也不會過分。它對受教育的青少年,影響范圍之廣、時間之久、程度之深,沒有任何書籍可以與之相比,即使流行廣的普及性讀物也是小巫見大巫。人說:“我是吃米長大的,也是學語文書長大的?!闭\哉斯言。人們從學校走向社會以后,仍然念念不忘、脫口而出的詩文,往往是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學得的?!睹艺撜Z文叢書—語文教材論 實用性強 具有明確指導及借鑒意義》除前言和后記外,共分為九章。這九章,內容安排的順序大致是:第一章總論語文教材的性質,內容涉及語文教材的種種外部聯(lián)系和內部聯(lián)系,語文教材所具有的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思維、升華審美、承傳文化等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教學功能。第二章論述語文教材的編寫基礎,其中理論基礎分為三類——哲學思想、現(xiàn)代科學方法,教育學、心理學、思維科學,語言學、文章學、文藝學,國情基礎有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心理和語文本身等方面。第三章主要論述語文教材的構成要素——語用教材加上經典閱讀教材。語用教材以語用實踐為主體,以課文為基礎,以語感培養(yǎng)、言語技能訓練為主線,以語用知識為輔助,以語用素養(yǎng)全面提高為依歸;經典閱讀教材選用經典名作。按不同的劃分標準,語文教材可以分出多種類型。第四、五章分別介紹我國古代、近現(xiàn)代和當代語文教材的概況以及有代表性的語文教材,分別介紹并簡評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國和日本的母語教材。第六章論述語文教材編制中需要正確處理的幾對關系:“文”與“道”,以“文”為主,“文”中貫“道”;文言與白話,白話為先,文白兼顧,相互促進;知識與能力,能力為主,知識為輔,促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第七章論述中學語文教材編制的一般方法,包括教學目標的確定,課文的選擇和加工,語文作業(yè)的設計,導學材料的編寫,語文知識的提取和編排,以及整套教材、單本教材和單元的編排。第八章論述語文教材使用的前提、立場和方法,要求教師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第九章論述語文教學指導書的編寫和使用,指出語文教學指導書的性質和作用、編制要求和編寫類型,要求教師在鉆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教學指導書進行加工,有所取舍,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