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與融通——樹德中學國際理解課程經典課案集》通過專題型學習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整合,如對中西茶文化、中西節(jié)日等專題問題展開學習。在圍繞特定課題展開的學習過程中,教學完全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而并未忽視學科本質,也未打破學科框架。通過從擴散到收束的多樣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了學習方式的變革。首先,圍繞課題探討而展開拓展性學習活動(取材、制作、調查、實驗、演出);其次,組織報告會(文獻收集、討論集會、信息交流)等收束活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主體性問題解決的場域中,展開制作、培育、體驗、達成、觀察、討論、驗證、發(fā)表、行動等活動。國際理解課程建設不僅重視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還充分發(fā)掘學校與社區(qū)的特色并將之相融合,以此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形成廣泛的學生體驗活動場所。還廣泛運用校園以及社區(qū)相關設施與影響力,大大擴充了學生的學習資源,豐富了學生同社區(qū)乃至國內和國際各方面相關教育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