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編纂的“江海文化叢書”,自2007年啟動,從2010年開始分批出版。我想,作為公開出版物,這套“江海文化叢書”面向的不僅是南通的讀者,還會有國內其他地區(qū)甚至國外的讀者。因此,簡要地介紹南通市及江海文化的情況,顯得十分必要。這樣不僅便于讀者了解南通的市情,以及江海文化形成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條件和歷史過程,而且也便于讀者了解出版這套“江海文化叢書”的指導思想、選題原則和編寫體例。總之,介紹這套“江海文化叢書”相關的背景情況,將有助于讀者閱讀和使用。江海文化是南通市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上下五千年,南北交融,東西結合,它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同其他地域文化一樣,江海文化的形成,不外乎兩種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環(huán)境,二是社會結構。它與其他地域文化不盡相同之處是:由于南通地區(qū)的成陸歷史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和不同的階段,移民的構成呈現(xiàn)出多元性和長期性;客觀上又反映了文化來源的多樣性及相互交融的復雜性,使得江海文化成為一種動態(tài)的存在,是“變”與“不變”的復合體?!白儭钡谋碚魇菚r間的流逝,“不變”的表征是空間的凝固;“變”是組成江海文化的各種文化“基因”融合后的發(fā)展,“不變”是原有文化“基因”的長期共存和特立獨行。對這些特征、這些傳統(tǒng),我們需要全面認識、因勢利導,也需要充分研究和擇優(yōu)繼承,從而系統(tǒng)科學地架構起這一地域文化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