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
(一)教史研究
白鶴美術館藏《涅槃經集解》寫本的再發(fā)現(xiàn)及研究
金剛智弟子大智禪師小考
佛典譯場建制中期轉向的 者——唐初波頗譯場
中國典籍中的冥界觀——以佛教傳入中國前后為例
讖緯嬗變中的佛教中國化——以佛讖興起與流布為例
蘇州寺、僧與地方社會的融合——以明初整頓釋教為視角
僧官制度:作為佛教中國化的特征
《廬山記》版本研究——兼論大正藏本的問題
敦煌本《沙彌五德十數(shù)》研究
告別“祖統(tǒng)解構”式的禪宗研究——以曹洞新宗為例
21世紀以來中國《壇經》研究述評
(二)義學研究
太虛法師僧制思想與僧伽教育
歐陽漸唯識思想抉擇——以《抉擇五法談正智》為中心
佛教文學研究的經典范式——以陳允吉《佛教中國文學溯論稿》為中心
原始佛教時期傳戒法制定的脈絡、特質與意義
蕅益大師五戒思想研究
5世紀初期大乘禪法“十方佛觀”分析——以《觀佛三昧海經》與《思惟略要法》為例
“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在中國的演變——以《勝鬘經》諸注釋書為中心
論天臺智者“四教”與“三番說”視域下的二諦觀
禪境與詩境的圓融:論唐代文人禪詩的審美涵蘊
試論華嚴宗的“真心”本體論
吉藏“三種中道”說新探
南傳佛教
燃燒與寂滅——赫拉克利特哲學與《燃燒經》中的“火喻”比較
“舍”(upekkha)之概念辨析——以漢譯《清凈道論》和《解脫道論》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