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素養(yǎng)是青少年綜合素質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yǎng),讓科普真正融入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是自然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學習查閱大量圖書過程中發(fā)現(xiàn),適合相關專業(yè)人士參考的書籍比較多,植物特征介紹比較詳細全面,但面向大眾,趣味性、故事性較強的植物科普書籍相對較少。出于對植物的愛好和專業(yè)的使命感,在系統(tǒng)調查了身邊植物后,精選了近200種常見的花草樹木,編寫了本書。為便于讀者查找,采用人為分類法,將書中所列植物分為觀花植物、觀果植物、觀葉植物及地被植物四部分,每部分又按照植物學分類“科”的音序排列。這四部分的劃分,主要按照大部分非專業(yè)讀者觀賞習慣,比如,在乍暖還寒的春季,人們 關注的是五顏六色的花,所以,縱使該類植物的果實富有觀賞價值,也把春季開花的植物劃為觀花植物。搖曳多姿的彩葉給秋季增添了絢爛;寒冷的冬季,瑟瑟北風中的一抹綠,總能喚起人們一絲暖意,因此,將彩葉植物和四季常綠植物劃為觀葉植物。秋季是豐收的季節(jié),形狀各異的果實就成為了 ,那些果實比較奇特、以觀賞果實為主的植物劃分為觀果植物。鋪設于大面積裸露平地或坡地等覆蓋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叢生植物劃為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