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結構動力學概述
2 單自由度體系
2.1 單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
2.2 單自由度體系的強迫振動
2.3 阻尼對單自由度體系振動的影響
3 多自由度體系
3.1 多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
3.2 振型正交性和正則坐標
3.3 多自由度體系的強迫振動
4 地震與災害
4.1 地球構造與板塊運動
4.2 地震成因與類型
4.3 地震活動與地震災害
4.4 地震波
4.5 地震動
4.6 地震震級與烈度
5 場地與地基
5.1 場地條件對宏觀震害的影響
5.2 場地選擇
5.3 場地土分類及場地類別
5.4 場地的周期特性
5.5 地基的抗震設計
6 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簡介
6.1 水工建筑物抗震設防
6.2 地震作用
7 水工建筑物抗震計算基本理論
7.1 單自由度體系的地震響應分析
7.2 地震反應譜理論及應用
7.3 多自由度體系的地震響應分析
7.4 地震響應分析的逐步數(shù)值積分法
8 土-結構的動力相互作用
8.1 土-結構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論
8.2 人工邊界條件
9 水工結構材料的動力特性
9.1 混凝土的動力特性
9.2 瀝青混凝土的動力特性
9.3 堆石料的動力特性
10 水工建筑物抗震研究進展
10.1 地震動參數(shù)確定研究進展
10.2 水工建筑物地震反應分析研究進展
10.3 水工建筑物抗震安全評價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