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語錄
“活”的歷史與“活”的文學——《石頭城》創(chuàng)作談
文學新勢力·房偉
主持人語
一種非典型的戰(zhàn)爭敘事——評房偉長篇小說《石頭城》
戰(zhàn)爭敘述的民族主體追問與個體生命反思——評《石頭城》中的抗戰(zhàn)書寫
一個家庭、一群少年與一座血城——論《石頭城》的南京抗戰(zhàn)想象
大時代變革下的理性敘述與歷史沉吟——評房偉長篇小說《血色莫扎特》
詩人檔案·徐俊國
主持人語
活在修辭里
答《詩探索》八問
一個自然主義者的靈魂對位——徐俊國詩歌論
“一個詩人畢生的良心課”——讀徐俊國的“致萬物”系列寫作
取道自然的審美之維——試論徐俊國《致萬物》中的自然倫理詩寫
新文學史家訪談錄·徐鵬緒
漫漫無盡的追求——徐鵬緒先生訪談錄
燕園論壇·小說詩學與歷史語境(二)
主持人語
詩學正義與文學中的“人”——《臥虎藏龍》小說中的動態(tài)張力
未完成的現代主體——試析老舍《斷魂 》
《李家莊的變遷》中的權力關系與“外路人”的認同問題
別樣的抗戰(zhàn)性別敘事與別樣的革命女性主體——重讀《我在霞村的時候》
戰(zhàn)時情感政治的構建與裂隙——以孫犁40年代文藝創(chuàng)作為中心
轉型“界面”與難題“表征”——對丁玲《我在霞村的時候》的“癥候閱讀”
麥家研究專輯
主持人語
麥家小說《風聲》在英語世界的評價與接受——基于英文書評的考察
免疫與幽暗:《風語》和世俗化的生命哲學
傳奇人生的“?!迸c“變”——從《人生海海》看麥家小說創(chuàng)作的審美嬗變
“互補性審美”在影視改編中的優(yōu)化功能——關于作家編劇與專業(yè)編劇在影視改編上異同點的思考
批評前沿
關于中國現當代文學跨學科研究問題的幾點思考
“越界”與“流動”:劉醒龍創(chuàng)作新論——兼對其文學史定位問題的思考
李少君詩歌的自然敘事及現代性焦慮的創(chuàng)作療傷
中國現當代舊體詩詞研究
論中國現代畫家詩詞的詩藝傳統
舊瓶與新酒——讀陳伯安、錢育渝舊體詩詞隨想
學術交流
鄉(xiāng)村野史與傳奇敘事——關于於可訓《鄉(xiāng)野傳奇集》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