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一部以海上絲綢之路嶺南風為題材的長篇歷史小說。書名“打春”是北宋習俗,指鞭打土塑春牛的一個儀式,寓意勉力于春耕,共盼收獲。 小說故事背景選取在北宋初期,以女主角沈阿契家遭遇海上風暴沉船事故開始,最后結尾則是沈阿契投資創(chuàng)辦潮州龍窯燒制精美瓷器運銷海外,再現了千年之前嶺南地區(qū)的海上貿易盛況。小說也融入了北宋經濟史中的典型素材,例如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世界上最早的市舶條例(海關法)等,反映了宋錢在海外的影響,彰顯了“河清海晏,長風開路”的盛世圖景和文化自信,對當代“一帶一路”的文化建設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此外,小說穿插了很多南國風物和文化元素,如潮州宋瓷、韶州岑水場、嶺南荔枝、北宋廣州的“花市基地”、廣州宋城古地理、民俗飲食、方言歌謠等,充滿嶺南風情,還向讀者展示了嶺南文化的核心價值與主流價值,如重商崇商之氛圍、務實開拓之精神、博大通融之胸襟、仁愛正義之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