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應急物資保障概述 1
1.1 相關概念 1
1.1.1 突發(fā)公共事件 1
1.1.2 應急物資 2
1.1.3 救災安置區(qū) 3
1.1.4 應急倉庫 4
1.1.5 應急物資保障決策 4
1.2 應急管理與物資保障體系簡介 6
1.2.1 國家應急管理指揮體系 6
1.2.2 國家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7
1.2.3 突發(fā)公共事件處置機制 8
1.2.4 突發(fā)公共事件物資保障機制 9
1.3 應急物資保障的基本流程 9
1.3.1 應急物資需求預測 9
1.3.2 應急物資的籌措 10
1.3.3 應急物資的儲備 10
1.3.4 應急物資的供應 11
1.4 應急物資保障的特點 11
1.4.1 物資需求多樣 11
1.4.2 保障需求不確定 12
1.4.3 保障地域集中 12
1.4.4 保障時效性強 12
1.4.5 保障經濟性弱 13
1.5 影響應急物資保障質效的因素 13
1.5.1 各參與主體的行為變化 13
1.5.2 物資保障指揮決策復雜 14
1.5.3 應急準備體系不夠完善 15
1.5.4 物資管理機制有待健全 16
1.6 本章小結 17
第2章 應急物資保障決策內涵 18
2.1 應急物資保障決策的基礎理論 18
2.1.1 系統(tǒng)工程理論 19
2.1.2 有限理性理論 19
2.1.3 全壽命周期理論 19
2.1.4 建模與優(yōu)化理論 20
2.2 應急物資保障決策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21
2.2.1 應急物資需求預測 21
2.2.2 應急倉庫選址 22
2.2.3 應急物資運輸車輛調度 22
2.2.4 物資分配 22
2.3 應急物資保障決策的難點 23
2.3.1 需求迷霧難以消除 23
2.3.2 應急倉庫選址不準 24
2.3.3 配送車輛調度困難 24
2.3.4 物資分配效益不高 24
2.4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25
2.4.1 應急物資需求預測研究現(xiàn)狀 25
2.4.2 應急倉庫選址研究現(xiàn)狀 27
2.4.3 應急物資配送車輛調度及物資分配研究現(xiàn)狀 40
2.5 研究意義與作用 56
2.6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 57
2.7 本章小結 59
第3章 應急物資需求預測模型的構建與優(yōu)化 61
3.1 應急物資需求預測方法選擇 61
3.2 應急物資需求預測模型的構建 62
3.2.1 問題描述與假設 62
3.2.2 模型建立 64
3.2.3 引入模型評價參數(shù) 65
3.3 案例分析 66
3.3.1 數(shù)據搜集 66
3.3.2 基于MLR模型的需求預測 68
3.3.3 基于PCR模型的需求預測 70
3.3.4 預測結果對比 76
3.3.5 實驗結果分析及結論 77
3.4 本章小結 77
第4章 應急倉庫選址模型的構建與優(yōu)化 78
4.1 應急倉庫選址模型的構建 78
4.1.1 應急倉庫選址需求 79
4.1.2 問題描述與假設 81
4.1.3 確定性模型的構建 84
4.1.4 魯棒優(yōu)化模型的構建 85
4.2 應急倉庫選址的優(yōu)化研究 89
4.2.1 選址問題常用算法分類 89
4.2.2 MOPSO與NSGA-Ⅱ算法 92
4.2.3 HP-CRO算法 94
4.3 案例分析 99
4.3.1 案例描述 99
4.3.2 解集前沿的比較 102
4.3.3 求解時間的比較 110
4.4 本章小結 112
第5章 應急物資配送車輛調度模型的構建與優(yōu)化 113
5.1 應急物資配送車輛調度模型的構建 113
5.1.1 影響因素分析 113
5.1.2 問題描述與假設 115
5.1.3 模型的構建 116
5.2 應急物資配送車輛調度的優(yōu)化研究 117
5.2.1 算法總體流程 118
5.2.2 主要步驟 119
5.3 案例分析 122
5.3.1 作業(yè)想定 122
5.3.2 案例計算 124
5.4 本章小結 124
第6章 應急物資分配模型的構建與優(yōu)化 125
6.1 應急物資分配模型的構建 125
6.1.1 影響因素分析 125
6.1.2 問題描述與假設 126
6.1.3 模型的構建 128
6.2 應急物資分配的優(yōu)化研究 130
6.2.1 算法總體流程 131
6.2.2 主要步驟 131
6.3 案例分析 135
6.3.1 作業(yè)想定 135
6.3.2 案例計算 139
6.3.3 結果分析 141
6.4 與遺傳算法對比分析 142
6.4.1 算法總體流程 142
6.4.2 主要步驟 144
6.4.3 對比實驗與分析 146
6.5 本章小結 148
第7章 總結與展望 149
7.1 總結 149
7.2 展望 151
參考文獻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