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與目的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第二節(jié) 研究思路、方法與內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內容安排
第三節(jié) 主要觀點與貢獻
一 主要觀點
二 主要貢獻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jié) 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理論與研究進展
一 公共服務理論的演變與發(fā)展
二 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理論進展
三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內涵與測量
第二節(jié) 財政分權的理論與研究進展
一 財政分權的理論進展
二 財政分權的理論模型
三 財政分權與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關系
第三節(jié) 中國式財政分權與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經驗研究
一 財政分權與地方公共服務供給
二 財政分權與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 轉移支付與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四節(jié) 若干評述
第三章 基本概念與理論框架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
一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二 財政分權
三 中國式財政分權與轉移支付
第二節(jié) 理論視角
一 福利經濟學
二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
三 財政分權理論
第三節(jié) 分析框架
一 稅收分成、轉移支付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二 影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其他因素
三 中國式財政分權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影響機制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中國財政分權體制的改革進展
第一節(jié) 中國財政分權體制的歷史變遷
一 高度集權模式(1950-1978年)
二 高度分權模式(1979-1993年)
三 適度分權模式(1994年以來)
第二節(jié) 中國財政分權體制的框架結構
一 財政分權的管理體制
二 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權形式
三 省以下政府間財政分權形式
第三節(jié) 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財政權責劃分
一 財政權責劃分改革
二 中央與地方的權責劃分
三 省以下政府間權責劃分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推進狀況
第一節(jié)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策變遷
一 平均主義階段(1949-1977年)
二 效率優(yōu)先階段(1978-1993年)
三 調整改革階段(1994-2004年)
四 公平導向階段(2005-2011年)
五 全面推進階段(2012年以來)
第二節(jié)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測量指標
一 均等化的指標維度
二 均等化的指標面向
三 均等化的指標構建
第三節(jié)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動態(tài)評估
一 全國基本公共服務支出的總體情況
二 省際層面基本公共服務投入的均等化趨勢
三 地市層面基本公共服務產出的均等化趨勢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中國式財政分權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影響的計量分析
第一節(jié) 模型、指標和數(shù)據(jù)
一 模型設定
二 指標選擇
三 數(shù)據(jù)說明
第二節(jié) 稅收分成、轉移支付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一 稅收分成、轉移支付對基本公共服務偏向的影響效應分析
二 地區(qū)異質性分析
第三節(jié) 基本公共服務偏向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一 稅收分成、轉移支付對基本公共服務偏向的影響效應分析
二 基本公共服務偏向對稅收分成、轉移支付的中介作用檢驗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分權體制構建
第一節(jié) 中國式財政分權改革的價值目標
一 中國財政制度的大國治理功能
二 中國式財政分權改革的目標取向
第二節(jié)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分權體制困境
一 事權與事責的劃分和匹配問題
二 財權與財力的劃分和匹配問題
三 對地方政府的激勵和約束問題
第三節(jié)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分權體制策略
一 構建“啞鈴式”事權格局,強化協(xié)同治理機制
二 調整地方財力結構,創(chuàng)設平衡激勵機制
三 完善相關配套制度,改進監(jiān)督約束機制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jié) 研究結論
第二節(jié)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