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與血性 /001
正是中國革命的這種“野蠻”,把魯迅描寫的“阿Q精神”、毛澤東諷刺的“賈桂習性”一掃而光,使這個民族真正從精神上站立起來。
即使勝利也不能忘記 /039
為什么盧溝橋成為抗戰(zhàn)爆發(fā)地點?為什么美國人宣戰(zhàn)了我們才敢正式宣戰(zhàn)?為什么出現(xiàn)集團性精神沉淪和人格沉淪?勝利花環(huán)不僅是奪目的榮耀,更是切膚的警醒。
等待填滿的容器與需要點燃的火炬 /071
我們是正義的嗎?我們主持過正義嗎?我們還將為正義奮斗嗎?我們還能不能登高一呼云集者眾?我們向全世界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產品,能不能也提供同樣豐富的精神產品?
不是為了贏得贊譽,而是為了贏得戰(zhàn)爭 /083
變革就是揚棄,就是創(chuàng)新,就是“消滅自己”。軍事變革同樣如此。誰又愿意消滅自己呢?但不變革不創(chuàng)新,就會被他人消滅。
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 /095
軍人絕不是為了讓自己肩膀上將星閃爍去光宗耀祖,軍人要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對國家和人民做出交代,這個交代就是通過奪取勝利報效人民、報效祖國。軍人生來為戰(zhàn)勝。
最為勇敢,最為忠誠 /101
唯有高揚布滿彈洞的旗幟,使戰(zhàn)火硝煙成為對自己的精神洗禮,才能讓生死較量中磨礪的價值觀念迸發(fā)出耀眼異彩。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向哪里去? /105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太多苦難,太多挫折,太多失敗,最缺乏的就是勝利。沒有品嘗過勝利美酒的民族,精神永遠苦澀萎靡。一定要記住那些頂天立地的英雄,他們通過勝利,給中華民族肌體注入了全新的激情、尊嚴與血性。
那個時候的人,那個時候的黨 /119
在青年人是一種追尋和發(fā)現(xiàn),在中年人是一種激蕩與重溫。大家又看到了一批不為官、不為錢、不怕苦、不怕死,只為胸中的主義和心中的信仰的人。
不會再現(xiàn)的傳奇 /127
他們那一代人,本為赤腳農民。若無那場狂飆突進的革命,一輩子也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這場革命正是通過改變這些人的命運,進而改變了整個中國。
唯有真人能自覺 /133
中國革命最大的幸運,就是擁有一大批極富歷史自覺的領導者。當隊伍丟了魂的時候,他們就是隊伍之魂。
戰(zhàn)略文化:國家與民族的生命力之源 /165
為什么人類四大文明起源中的印度文明消亡了,巴比倫文明消亡了,埃及文明消亡了,中華文明還依舊存在?文明中所滲透的戰(zhàn)略文化要素,被證明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生命力之源。
生命的本色—寫給父親 /179
父親那一代人用全部生命演繹了一個群體的品格:一種在極致狀態(tài)下誕生的極致品格,類似石墨在高溫高壓之中變成金剛石一般,令后人難以企及,無法復制。
階級叛逆者—寫給母親 /189
人生是什么?幸福是什么?追求是什么?向往是什么?得到了什么?又丟掉了什么?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很多人一輩子也無法完全弄清楚。
讓暴風雨來得更加猛烈—寫給自己 /197
幸福是財富,苦難亦是。比它們更珍貴的,則是領悟。我們這代人生活得如此認真,盡管屬于我們的春天滿地泥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