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理學世界”為視野研究“洛學之魁”“程門第一”(黃宗羲語)的謝良佐。全書包括正文六章與附錄一篇。前三章通分別討論了謝良佐的生平、學術與政治活動,借此呈現由程顥、程頤開創(chuàng)的理學在北宋中、后期的發(fā)展歷程,著重突出了從“伊川學”到“上蔡學”的理學發(fā)展譜系。后三章通過《論語解》《上蔡先生語錄》二書,以書籍史的考察視野,借助思想史、學術史、版本學的方法勾勒了“上蔡學”在南宋與近世東亞的傳播情況。作為一部中國哲學史著作,本書對于胡適、荒木見悟等著名前輩學者提出的理學研究課題皆有所回應。此外,《宋史·謝良佐傳》僅兩百余字,且誤著錄上蔡的籍貫、卒年,以致對謝良佐晚年二十余年的記錄完全空白。長期以來,學界因此忽略了北宋晚期理學的發(fā)展情況。本書附錄《謝良佐年譜》約10萬字,首次以編年的形式系統(tǒng)整理了謝良佐生活、學術、政治,并對其主要著作、學說在宋、元、明、清和朝鮮、日本的流傳情況作了整理與介紹,填補了宋明理學研究的一塊長期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