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觀春秋時代人物,孔子的人生行跡與社會閱歷最為豐富,思想內涵與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生活樣態(tài)與人格特征最為鮮活。本書基于生活史與思想史并重的學術研究路徑,將孔子其人其思放回到魯襄公至魯哀公年間春秋諸侯邦際關系、內政外交的大變局下,以晉悼公與吳王壽夢柤地盟會至晉定公與吳王夫差黃池爭霸之間一系列的春秋史事為背景,通過對《論語》中孔子言行的時空考證和場景還原,以及對其人生重大轉捩和重要細節(jié)的辨析研判,勾勒出孔子顛沛其間的社會動態(tài)與時代脈絡,再現(xiàn)孔子的真實際遇及其個人生命與春秋社會時局相互激蕩之下仁學思想發(fā)軔發(fā)展的過程,從而打破所謂“圣人”“神人”的歷史塑造,凸顯一個生動豐滿、本真自然的孔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