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阿爾方斯·萬斯特文根(Alfons Vansteenwegen)博士,生于1941年,心理學、家庭治療和性學教授,曾任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家庭治療與性學研究所所長、婚姻交流中心主任、臨床中心主任,主要講授系統(tǒng)與溝通療法、夫妻與家庭療法及性學等課程;歐洲性學聯(lián)合會、歐洲家庭治療協(xié)會、臨床心理學協(xié)會、荷蘭關系和家庭治療協(xié)會的成員,佛蘭德性學協(xié)會主席、佛蘭德關系和家庭治療師協(xié)會原主席。他出版了多部暢銷書,還是一個成功的演說家,經常在歐洲各地舉辦工作坊和講座。他在歐洲的婚姻治療領域享有盛名,2006年獲荷蘭性學會杰出貢獻獎,2011年獲世界性健康協(xié)會金獎和終身成就獎,2015年獲亞伯拉罕-馬斯洛獎。譯者簡介許書萍,女,臨床心理學博士,新加坡注冊心理學家,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原講師,現(xiàn)任職于新加坡Ovspring Developmental Clinic;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和青少年心理的診斷與治療,具有近二十年咨詢經驗;著有《高社交焦慮大學生的解釋偏向》,參編《愛情、婚姻、家庭心理案例集》《司法社會工作》等,并在《心理科學》、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Drug and Alcohol Review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陳蓓雯,女,現(xiàn)居瑞士,瑞士注冊心理學家, 任職于瑞士楚格心理治療與抑郁治療所;2013年獲心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基本心理需求、內驅動機、幸福感、家庭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在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 Motivation and Emo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