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清代以來“漢學”“宋學”與“考據(jù)”“義理”概念意涵之分合
第一章 清代義理學研究與爭議的學術史回顧
第一節(jié)章 太炎與劉師培對清學的系統(tǒng)總結
第二節(jié) 梁啟超、胡適的“文藝復興”說與侯外廬的“早期啟蒙”說
第三節(jié) 錢穆的清學“延續(xù)宋明理學”說及熊十力對乾嘉學派的批判
第四節(jié) 當代學者的有關研究及“新義理學”概念的確立
第二章 漢代象數(shù)易學發(fā)展源流及其在清代的復興
第一節(jié) 《周易》經傳的形成與漢代象數(shù)易學
第二節(jié) 《周易》最高圣典地位在漢代的確立
第三節(jié) 清儒對漢代《周易》象數(shù)學的復興
第四節(jié) 清代民間對《周易》的神圣化信仰
第三章 清代“氣本論”思想源流與《周易》詮釋
第一節(jié) 漢代易學的“卦氣”說與氣論哲學
第二節(jié) 接續(xù)漢唐氣論思想的張載易學及其對清初諸儒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惠棟“以氣為元”的《周易》詮釋
第四節(jié) 戴震的義理學與《周易》詮釋
第五節(jié) 從氣本論轉向自然主義的焦循易學
第六節(jié) 關于清代“氣本論”哲學的晚近爭議
第四章 清儒的“以經釋經”與“以《易》解經”
第一節(jié) “以經釋經”與“以《易》解經”界說
第二節(jié) 漢儒“以經釋經”的《周易》詮釋及在清代的接續(xù)
第三節(jié) “以《易》解經”的宋學淵源
第四節(jié) 胡煦、焦循的“以《易》解經”理論與實踐
第五節(jié) 太谷學派易說及其后學的“以《易》解經”
結語:走向“近代性”的《周易》詮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