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謝
第一章 前言:何謂丹麥,誰是丹麥人?
簡介
羅伯特·莫爾斯沃思筆下的丹麥人
詹姆士·梅隆爵士和丹麥部族
這部歷史的幾個主要問題
丹麥歷史
第二章 外交和安全政策:從波羅的??撮T人到侏儒國
1500年左右波羅的海體系的垮臺
丹麥作為門戶
丹麥—瑞典失和,1563—1720年
與英國交戰(zhàn)及二元君主政體的瓦解,1800—1830年
丹麥,以及德國統(tǒng)一,1830—1871年
從中立到加入北約,1870—1950年
蘇聯和東歐垮臺以后
第三章 國內政策:貴族與專制統(tǒng)治時代,1500—1848年
共識模式
1536年的政變和主權的新概念
從領地到稅收國
參政會的危機
政變和專制統(tǒng)治,1660年
從王國的地產到官階制度
《丹麥法》,1683年
出租政府權力
施特林澤與開明專制制度
偉大的農業(yè)改革
改革征兵制度和解放農民,1788年
第四章 國內政策:民主與福利國家,1848—2000年
內戰(zhàn)及革命
1849年憲法——中斷還是沿襲?
修訂后的憲法,1866年
憲法斗爭和臨時措施
制度變革和代議制政體
社會民主黨的世紀
從階級戰(zhàn)爭到全國共識
福利國家的丹麥模式
丹麥福利國家的危機
告別福利民主?
第五章 從路德到后現代主義的教會和文化
遙遠的教會
1536年宗教改革
新教會
作為文官的教區(qū)里的牧師
教會的職責——國家的職責
虔信主義
啟蒙運動
格倫特維
民眾中學與丹麥教會
格倫特維的大眾民主制度概念
格倫特維的遺產與丹麥模式
第六章 經濟情況:舊丹麥,1500—1800年
生活方式與經濟
桑德海峽過境費,丹麥及世界經濟
舊農業(yè)社會
專制制度下的地產結構
農民階級
美好時光與繁榮貿易
農業(yè)革命來到丹麥
偉大的農業(yè)改革
新的農業(yè)社會
第七章 經濟情況:新丹麥,1800—2000年
丹麥與雙重革命
“又小又窮的國家”
糧食銷售與現代化
合作社運動——第二次農業(yè)革命
工業(yè)化開始
“一戰(zhàn)”期間的管理政策
土地改革與銀行倒閉
20世紀30年代的危機——合作民主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陰影籠罩
農業(yè)萎縮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福利國家與服務經濟
丹麥福利國家與世界經濟
不情不愿的歐洲人
半心半意的先鋒國家
第八章 丹麥人——部族乎,民族乎?
歷史鏡子里的丹麥性
“農人思路”
多民族國家和丹麥性
丹麥性和專制統(tǒng)治
1864年綜合征與丹麥性
普遍接受的身份
民族主義觀念
丹麥人何時變得丹麥的?
2000年,以及未來的丹麥和丹麥人
注釋
參考書目
1500年以來的大事年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