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1.5萬余件(套),珍稀古籍善本1.8萬余冊,涵蓋23個文物門類,形成了“古人類標本、三峽文物、巴渝青銅器、漢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戰(zhàn)文物、瓷器、書畫、古琴”等特色藏品系列。2024年6月播出的央視《國家寶藏》(第四季)走進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講述白鶴梁題刻、秦良玉紅綢盤金繡花蟒鳳衣、文工會成立時的簽名軸的前世今生,其中,重慶涪陵白鶴梁題刻入選“《國家寶藏》年度中華文明標識”。本館常設壯麗三峽、遠古巴渝、重慶·城市之路等13個展覽,其中,烏楊闕、巫山人左側下頜骨化石、偏將軍印章、漢巴郡朐忍令景云碑、虎鈕錞于、鳥形尊、三羊尊、《臨韓熙載夜宴圖》卷、德化窯何朝宗款白釉觀音坐像、1949年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殉難烈士江竹筠遺書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十大“鎮(zhèn)館之寶”。這些文物均呈現了巴渝地區(qū)悠久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歷史背景,是公眾了解巴渝文化zui集中最直接的途徑。館內還設有“重慶大轟炸”半景畫演示、《大三峽》環(huán)幕電影、三峽大壩數字沙盤、互動展示魔墻四大展示亮點區(qū)域。以跨媒介的形式來講述歷史,為的就是能給觀眾帶來更新奇更有趣的觀展體驗,以quan新的視角了解歷史、感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