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生命歷程
一、出生與家庭(1802)
1.未接受洗禮的嬰兒
2.父母的婚姻有些傳奇
3.不同政見的父輩們
二、幼年和童年的遷徙生活(1802.8—1813)
1.地中海的科西嘉島和厄爾巴島
2.回到巴黎
3.意大利——阿維利諾省大理石府第
4.再回巴黎:讀在私塾,玩在斐揚底納
5.西班牙之旅
6.又回巴黎:崇拜維吉爾、伏爾泰的讀書郎
三、少年時代——文壇上新星初現(xiàn)(1814—1820)
1.拿破侖退位,波旁王朝重掌政權
2.寄宿學校里的小詩人
3.頌詩獲獎,小荷已露尖尖角
4.父母離異 與兄長一起創(chuàng)辦《文學保守者》周刊
5.“百花詩賽”上的翹楚
6.初戀——既美妙,又苦澀
四、葬禮與婚禮(1821—1822)
1.母親去世
2.結婚
五、早期創(chuàng)作(1822—1827)
1.變化的時局,激蕩的時代
2.苦樂參半,第一部小說《冰島兇漢》面世
3.創(chuàng)辦《法蘭西詩神》雜志
4.父親的形象高大起來
5.查理十世的加冕典禮
6.結識新朋友
六、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期(1827—1840)
1.《旺多姆廣場銅柱頌》,保王主義立場的轉變
2.《克倫威爾》——浪漫主義宣言書
3.父親離世
4.《一個死囚的末日》,要尊嚴!要人道!
5.《瑪麗蓉·德·洛爾墨》遭禁演
6.《歐那尼》之戰(zhàn)
7.七月革命,年輕的法蘭西
8.《巴黎圣母院》——反封建!反教會!
9.婚姻有點煩
10.金融貴族和銀行家的“七月王朝”
11.對社會不公正的抗議——《克洛德·格》
12.巴黎六月起義——《悲慘世界》中的場景
13.《國王取樂》被禁演風波
14.初識朱麗葉特
15.走入低谷
16.里昂工人起義——不要君主,要共和
17.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進入政壇
七、創(chuàng)作進入低潮(1840—1847)
1.《城堡里的伯爵》演出失敗
2.痛失愛女
八、走向共和(1848—1851)
1.二月革命,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2.六月起義——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第一次戰(zhàn)斗
3.路易·拿破侖·波拿巴上臺
4.決裂
5.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恢復帝國,政變奪權
九、流亡生涯,創(chuàng)作高峰期(1851—1870)
1.布魯塞爾
2.澤西島
3.蓋納西島
4.流亡者的人道主義情懷
5.《悲慘世界》誕生
6.《莎士比亞論》
7.《海上勞工》
8.阿黛爾病逝
9.反對普魯士侵略巴黎,維護新生的共和國政權
十、回歸祖國,以筆作戰(zhàn)的勇士(1870—1880)
1.囚年歲月
2.巴黎公社
3.多事之秋
4.人道主義老戰(zhàn)士的欣慰
十一、人生遲暮(1881—1885)
第二部分 創(chuàng)作特色
一、小說
二、戲劇
三、詩歌
第三部分 雨果作品在中國
一、最早翻譯雨果作品的人
二、雨果作品在中國的傳播
1.晚清和辛亥革命時期,雨果作品在中國的傳播
2.五四運動以來,雨果作品在中國的傳播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雨果作品在中國的傳播
三、雨果作品在中國的研究
第四部分 主要作品介紹
《歐那尼》
1.創(chuàng)作背景
2.劇情梗概
3.賞析
《巴黎圣母院》
1.創(chuàng)作背景
2.故事梗概
3.賞析
《悲慘世界》
1.創(chuàng)作背景
2.故事梗概
3.賞析
《九三年》
1.創(chuàng)作背景
2.故事梗概
3.賞析
附錄
雨果生平及創(chuàng)作年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