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史遼寧前清建筑遺產區(qū)域數字化分析與保護

遼寧前清建筑遺產區(qū)域數字化分析與保護

遼寧前清建筑遺產區(qū)域數字化分析與保護

定 價:¥128.00

作 者: 王肖宇、王晶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650140 出版時間: 2024-0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全書共六章。第一章為緒論,介紹遼寧前清建筑遺產區(qū)域的特點,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研究現狀,希望突破傳統(tǒng)研究方法局限,實現遺產區(qū)域的整體保護。第二章是建筑遺產火災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介紹清福陵的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的現場勘察,研究清福陵木材阻燃處理的數字化分析,隆恩殿室內火災與阻燃的數字化分析,室外火災蔓延的數字化分析,清永陵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的現場勘察,清昭陵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的現場勘察。第三章是建筑遺產風蝕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介紹建筑遺產的病害分析理論,清永陵建筑遺產病害的現場勘察,清永陵建筑風環(huán)境的現場勘察,研究計算流體動力學的應用與發(fā)展,清永陵風沙侵蝕的數字化分析,清福陵風沙侵蝕的數字化分析。第四章是建筑遺產冷熱環(huán)境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介紹清福陵建筑遺產病害的現場勘察,研究清福陵夏季太陽輻射和熱環(huán)境數字化分析,研究冬季寒潮降雪對清昭陵(隆恩門)侵蝕的數字化分析,冬季寒潮降雪對清昭陵(隆恩殿)侵蝕的數字化分析,赫圖阿拉城冬季外環(huán)境分析與綠化營造策略。第五章是建筑遺產區(qū)域氣候變化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介紹建筑遺產區(qū)域氣候變化的構成要素特征,研究建筑遺產區(qū)域氣候變化的GIS和遙感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第六章是建筑遺產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介紹建筑遺產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構成要素特征,研究建筑遺產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GIS和遙感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

作者簡介

  王肖宇,女,漢族,1976年6月生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工學博士,副教授,建筑學專業(yè)教師,建筑與規(guī)劃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公派英國西英格蘭大學訪問學者。從事建筑學領域教學與科研工作,長期開展文化遺產保護等研究,近5年主要從事遼寧省前清建筑遺產保護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參與其他教學與科研課題12項。獲沈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遼寧省土木建筑學會科技創(chuàng)新三等獎1項,沈陽工業(yè)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獎5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發(fā)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錄7篇,CPCI收錄1篇,CSCD收錄1篇,核心期刊論文6篇。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 001
1.1  遼寧前清建筑遺產區(qū)域的特點 / 001
1.1.1  遼寧前清建筑遺產的典型性 / 001
1.1.2  前清建筑遺存現狀 / 002
1.2  建筑遺產數字化保護的研究現狀 / 003
1.2.1  CFD數字化分析的研究 / 003
1.2.2  GIS技術在文化遺產領域的應用 / 005
1.3  整體建筑遺產區(qū)域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 / 007
第2章  建筑遺產火災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 / 009
2.1  清福陵火災隱患的現場勘察 / 009
2.1.1  清福陵的建筑特點和火災隱患 / 009
2.1.2  火災危險源辨識 / 016
2.1.3  火災防護性能 / 020
2.1.4  消防安全設施 / 021
2.2  古建筑火災數字化分析理論 / 025
2.3  古建筑木材阻燃實驗分析 / 027
2.3.1  清福陵木材阻燃處理 / 027
2.3.2  煙氣燃燒實驗分析 / 028
2.3.3  掃描電鏡觀察分析 / 029
2.4  清福陵(隆恩殿)火災與阻燃的數字化分析 / 030
2.4.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030
2.4.2  室內火災的數字化分析 / 031
2.4.3  室外水噴霧滅火系統(tǒng)設計 / 040
2.4.4  火災場景設置 / 042
2.4.5  室外火災蔓延的數字化分析 / 043
2.5  本章小結 / 048
第3章  建筑遺產風蝕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 / 050
3.1  清永陵建筑遺產病害的現場勘察 / 050
3.1.1  建筑布局與各單體建筑形制 / 050
3.1.2  建筑遺產的主要病害類型 / 057
3.1.3  病害現場記錄與形成原因分析  / 059
3.2  清永陵風沙侵蝕的數字化分析 / 071
3.2.1  計算流體動力學的應用與發(fā)展 / 071
3.2.2  清永陵的氣象條件 / 072
3.2.3  風沙侵蝕條件 / 073
3.2.4  清永陵的風沙侵蝕現狀 / 074
3.2.5  CFD數字化分析的建立 / 076
3.2.6  風沙侵蝕數字化結果分析 / 078
3.2.7  實物模型驗證 / 083
3.2.8  清永陵的綠化營造措施 / 084
3.2.9  清永陵綠化后的結果分析 / 086
3.3  清福陵風沙侵蝕的數字化分析 / 091
3.3.1  沈陽地區(qū)沙塵天氣的氣象特征 / 091
3.3.2  清福陵模型和邊界條件的設定 / 093
3.3.3  風沙侵蝕數字化結果分析 / 094
3.3.4  清福陵風沙侵蝕的特點分析 / 100
3.4  本章小結 / 101
第4章  建筑遺產熱冷環(huán)境的數字化分析與保護 / 103
4.1  清福陵建筑遺產病害的現場勘察 / 103
4.1.1  建筑布局與各單體建筑形制 / 103
4.1.2  病害現狀及形成原因分析 / 104
4.1.3  修繕設計方案的制定 / 111
4.2  清福陵夏季太陽輻射和熱環(huán)境數字化分析 / 116
4.2.1  清福陵現存情況與實際測量 / 116
4.2.2  建立模型和參數設置 / 119
4.2.3  實測溫度數據分析 / 120
4.2.4  數字化分析結果與討論 / 121
4.3  綠地對清福陵夏季熱環(huán)境和微氣候的影響 / 125
4.3.1  實地測量情況 / 126
4.3.2  建立模型和參數設置 / 127
4.3.3  實地測量結果分析 / 130
4.3.4  數字化分析結果與討論 / 134
4.4  不同樹木綠化對清福陵夏季熱環(huán)境的影響 / 141
4.4.1  清福陵紅外熱成像實際測量 / 141
4.4.2  建立模型和參數設置 / 144
4.4.3  CFD數值模擬結果 / 146
4.4.4  熱成像測量結果分析 / 147
4.4.5  數字化分析結果與討論 / 149
4.5  清昭陵建筑遺產病害的現場勘察 / 151
4.5.1  建筑布局與各單體建筑形制 / 151
4.5.2  病害現狀及形成原因分析 / 152
4.5.3  修繕設計方案的制定 / 158
4.6  冬季寒潮降雪對清昭陵(隆恩門)侵蝕的數字化分析 / 165
4.6.1  清昭陵(隆恩門)現存情況與實際測量 / 166
4.6.2  建立模型和參數設置 / 168
4.6.3  掃描電鏡SEM分析 / 169
4.6.4  實地熱成像測量分析 / 171
4.6.5  數字化結果對比與分析 / 173
4.7  冬季寒潮降雪對清昭陵(隆恩殿)侵蝕的數字化分析 / 176
4.7.1  清昭陵(隆恩殿)現存情況與實際測量 / 177
4.7.2  建立模型和參數設置 / 178
4.7.3  實驗結果分析 / 179
4.7.4  實地熱成像測量分析 / 182
4.7.5  數字化結果對比與分析 / 185
4.8  赫圖阿拉城冬季外環(huán)境分析與綠化營造策略 / 189
4.8.1  赫圖阿拉城現存情況與氣候條件 / 190
4.8.2  Ecotect模型的建立 / 192
4.8.3  冬季風環(huán)境的數字化分析 / 194
4.8.4  冬季日照與太陽輻射的數字化分析 / 196
4.8.5  綠化營造策略 / 198
4.9  本章小結 / 200
第5章  建筑遺產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數字化分析 / 203
5.1  建筑遺產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 / 203
5.1.1  基本概念 / 203
5.1.2  構成要素 / 204
5.1.3  遙感表征 / 208
5.2  建筑遺產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征 / 212
5.2.1  植被指數 / 212
5.2.2  地表濕度 / 213
5.2.3  地表干度 / 214
5.2.4  地表溫度 / 215
5.3  建筑遺產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數字化分析 / 216
5.3.1  理論基礎 / 217
5.3.2  研究方法 / 220
5.3.3  研究結果 / 231
5.4  建筑遺產區(qū)域生態(tài)保護 / 235
5.5  本章小結 / 236
第6章  建筑遺產區(qū)域用地變化的數字化分析 / 238
6.1  建筑遺產地數據信息集成 / 238
6.1.1  研究理論基礎 / 238
6.1.2  GIS技術概述 / 240
6.1.3  數字化建檔 / 248
6.2  建筑遺產地建設用地擴張?zhí)卣?/ 252
6.2.1  理論基礎 / 252
6.2.2  研究方法 / 254
6.2.3  用地變化 / 256
6.3  建筑遺產地建設用地擴張的數字化分析 / 258
6.3.1  生境變化 / 258
6.3.2  氣候變化 / 264
6.4  建筑遺產區(qū)域建設用地擴張的數字化分析 / 268
6.4.1  研究區(qū)域 / 269
6.4.2  研究方法 / 269
6.4.3  研究結果 / 271
6.5  本章小結 / 273
參考文獻 / 27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