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基礎醫(yī)學血液動力學精要:臨床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輔助工具(第2版)

血液動力學精要:臨床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輔助工具(第2版)

血液動力學精要:臨床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輔助工具(第2版)

定 價:¥88.00

作 者: [荷]尼古拉斯·韋斯特霍夫 [瑞士]尼古拉斯·斯特吉奧普洛斯 [英]馬克·諾布爾 王小亭 張宏民
出版社: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3515310 出版時間: 2024-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重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對重癥患者的救治過程中,血流動力學原理占 據(jù)主導性地位。 重癥醫(yī)學是通過研究任何損傷或疾病導致機體向死亡發(fā)展過程的特點 和規(guī)律,并根據(jù)這些特點和規(guī)律對重癥患者進行治療的學科。這一概念表 現(xiàn)出重癥發(fā)生、發(fā)展五不同:不同的機體與宿主、不同的疾病與損傷(原 發(fā)病因與先導疾?。?、不同的機體反應、不同的干預、不同的特點。并 且,還體現(xiàn)出重癥新認知,即重癥是在損傷或疾?。ㄔl(fā)先導病因)因素 基礎上,引發(fā)不同機體(年齡、性別、基礎?。┑氖д{(diào)反應(host-organ unregulated responsive,HOUR),導致最大穩(wěn)態(tài)失衡,使得心肺氧輸送、 組織氧耗、氧代謝失調(diào)及重癥單元(critical unit)損傷,最終會引起以心 肺功能受損為核心的致命性的多器官功能不全。這就是基于HOUR與血流 動力學的重癥新認知。重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離不開血流動力學。以其為基 礎,重癥血流動力學治療是重癥治療的內(nèi)核,基于鎮(zhèn)痛鎮(zhèn)靜的機體失調(diào)反 應管理可促進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體外生命支持與器官支持是血流動力學治 療的重要組成,重癥超聲讓重癥血流動力學認知更清晰、治療更精準,而 基于院感防控的重癥感染管理則讓血流動力學治療更純粹。 所以,在重癥,血流動力學無處不在。 血流動力學分臨床血流動力學與基礎血流動力學,劉大為教授主編 的《臨床血流動力學》在臨床學術界建立了血流動力學在臨床認識認知與 實踐的天花板。繼續(xù)推進,追本溯源,需加強對血流動力學基本知識的 掌握,如血流動力學的基本要素(阻力、順應性、慣性)、一些血流動 力學的基礎知識(黏性、渦流、泊肅葉定律、伯努利方程、拉普拉斯定律、振蕩流理論)。有些知識表面耳熟能詳,但實際上知之甚少。例如, 有關心臟的基礎血流動力學,表面非常熟悉,甚至很懂,但實際上,知其 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有關血管動脈的基礎血流動力學,表面本身就不熟 悉,內(nèi)在內(nèi)涵就更缺乏了解。林林總總,還有很多,就如,不懂化學,如 何認知生物化學;不懂生理,如何明白病理生理。在Nicolaas Westerhof、 Nikolaos Stergiopulos和 Mark I. M. Noble教授(Springer)出版的Snapshots of Hemodynamics:An Aid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Graduate Education(Second edition)中,全方面描述了上述的基礎血流動力學相關內(nèi)容與內(nèi) 涵,既有基礎理論內(nèi)容,堪稱原理,又有與生理和臨床相關性內(nèi)容,簡潔 而精要。同時,全書的表現(xiàn)形式也非常引人入勝,每一部分內(nèi)容都從一個 內(nèi)容豐富生動的“圖框式”概要開始,對全章內(nèi)容進行精練解釋,并以此 為基礎進一步詳細描述內(nèi)涵,隨后再到生理與臨床相關性,層層推進。所 以此書值得盡快成為與血流動力學有關的專業(yè)人士的指導用書。全書內(nèi)容 強調(diào)了從血流動力學到臨床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暫缺《血液動力學精要:臨床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輔助工具(第2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血流動力學基礎  1
第1章 黏度 2
第2章 泊肅葉定律  5
第3章 伯努利方程  9
第4章 湍流 12
第5章 動脈狹窄  14
第6章 阻力 . 18
第7章 慣性. 22
第8章 振蕩流理論 .... 25
第9章 拉普拉斯定律 ..... 27
第10章 彈性 ...... 30
第11章 順應性 ..... 35
第二部分  心臟血流動力 .. 41
第12章 心肌力學 ..... 42
第13章 壓力-容積關系 .... 47
第14章 泵功能圖 ...... 53
第15章 心臟的做功、能量與功率 ..... 59
第16章 心臟耗氧量與血流動力學 ... 61
第17章 心臟功率和心室-動脈耦聯(lián) .... 65
第18章 冠狀動脈循環(huán) ... 70
第19章 評估心室功能 ..... 77
第三部分  動脈系統(tǒng)血流動力學 .. 83
第20章 脈搏波的傳播和速度 . 84
第21章 動脈波的傳播與反射 .... 89
第22章 波形分析 .... 94
第23章 動脈輸入阻抗 ... 98
第24章 動脈Windkessel模型 ... 105
第25章 分布式模型和管道模型 . 112
第26章 壓力的傳遞 ... 115
第27章 力學傳導和血管重塑 ... 119
第28章 血流和動脈疾病 . 125
第四部分  整合  129
第29章 壓力和流量的決定因素 . 130
第30章 比較生理學 ... 135
第五部分  附錄 . 141
附錄1 時間與正弦:傅里葉分析 . 142
附錄2 基礎血流動力學要素 . 145
附錄3 血管節(jié)段 147
附錄4 波速和阻抗特性 ..149
附錄5 基礎概念 .. 15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