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制備工藝與材料性能和應用之間相互關系的新興學科,它將金屬、陶瓷、高分子等不同材料的微觀特性和宏觀規(guī)律建立在共同的理論基礎上,對生產、使用和發(fā)展材料具有指導意義。本書共11章,主要內容包括晶體學基礎、點缺陷、線缺陷、面缺陷、晶體的塑性變形、固體的合金化理論、固體擴散理論基礎、相變及其熱力學基礎、相圖、陶瓷及其燒結。全書共分十一章,主要章節(jié)涉及晶體學、缺陷學、擴散學、固體相變、范性變形學、陶瓷學等基礎知識,力圖覆蓋金屬和非金屬(陶瓷)的相關基礎理論。為了確保讀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思維邏輯的貫通,貫穿全書主要有三個邏輯線路:一個知識的脈絡是晶體結構-晶體缺陷-范性變形,分別是從第1章到第5章;另一個知識的脈絡是材料合金化-擴散學,分別是第6章、第7章;第三個知識脈絡是相變學-相圖-凝固理論,分別是從第8章到第10章。考慮材料概念隨著時代發(fā)展而發(fā)展的特點,在第11章,補充撰寫了陶瓷學相關理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限于全書的篇幅約束以及不同學科的特點,固體物理學、高分子材料基礎、材料力學等學科相關的基礎理論內容均未在本書中體現,以力圖維持材料科學基礎在教學內容上的獨立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