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交通運輸車載網絡通信技術:LIN, CAN, CAN FD, CAN XL, FlexRay, 以太網

車載網絡通信技術:LIN, CAN, CAN FD, CAN XL, FlexRay, 以太網

車載網絡通信技術:LIN, CAN, CAN FD, CAN XL, FlexRay, 以太網

定 價:¥158.00

作 者: [德]馬蒂亞斯·勞施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759409 出版時間: 2024-08-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汽車通信系統(tǒng),按照內容涉及的技術深度分為基本知識和高階知識兩部分。第1 部分介紹了經典通信系統(tǒng)的基本知識,具體來說,第2 章引入了通信系統(tǒng)相關術語、基本概念和特征參數(shù),第3~5 章分別介紹了幾種常見車載通信網絡的基本知識、特性、 工作原理和應用案例, 包括目前在車載通信系統(tǒng)中廣泛使用的LIN、 CAN 和FlexRay。第2 部分講述了通信系統(tǒng)的特殊問題和更復雜的工作機制, 其中,第6 章描述了數(shù)據(jù)校驗、面向信號和服務的通信類型、通信線路的反射問題,第7~10 章則分別介紹了LIN 的開發(fā)過程和案例、 CAN 的最新擴展 (CAN FD 和CAN XL)、 FlexRay 的可靠運行機制、車載以太網的相關知識。本書適合對汽車通信系統(tǒng)感興趣的讀者。無論是開發(fā)者、設計者、科研工作者還是剛入門的技術人員,都能從本書內容中獲益。

作者簡介

  馬蒂亞斯·勞施(Mathias Rausch)自2011年以來一直是德國蘭茨胡特大學公共汽車系統(tǒng)領域的教授,主要從事汽車電子和數(shù)字技術的研究。在此之前,他曾在Freescale從事汽車電子工作13年,在此期間,他對FlexRay的開發(fā)做出了重要貢獻。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引言 1
  1.1 本書內容 1
  1.2 現(xiàn)有文獻 2
    1.2.1 相關著作 2
    1.2.2 其他文獻 3
  1.3 其他說明 3
第1部分 基本知識
第2 章 通信基礎知識 6
  2.1 概述 6
  2.2 術語 7
    2.2.1 通信系統(tǒng)的元素 7
    2.2.2 尋址術語 7
    2.2.3 總線系統(tǒng) 9
    2.2.4 網絡連接的必要性 9
    2.2.5 其他術語 10
  2.3 結構 11
    2.3.1 節(jié)點結構 11
    2.3.2 群組結構 12
    2.3.3 組件 12
    2.3.4 OSI 模型 12
  2.4 拓撲結構 13
    2.4.1 總線拓撲結構 13
    2.4.2 星形拓撲結構 14
    2.4.3 環(huán)形拓撲結構 15
    2.4.4 混合拓撲結構 15
  2.5 訪問方法 16
    2.5.1 引入示例 16
    2.5.2 主從訪問方法 17
    2.5.3 時間觸發(fā)的訪問控制方法 18
    2.5.4 令牌傳遞 18
    2.5.5 事件觸發(fā)的訪問控制方法 18
    2.5.6 訪問方法總結 19
  2.6 編碼 19
    2.6.1 術語 20
    2.6.2 位順序 21
    2.6.3 線數(shù) 22
    2.6.4 信號傳輸 23
    2.6.5 位同步 24
    2.6.6 線路編碼 25
  2.7 特征參數(shù) 29
    2.7.1 數(shù)據(jù)量 29
    2.7.2 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 30
    2.7.3 波特率 31
    2.7.4 延遲 31
    2.7.5 抖動 32
  2.8 汽車通信協(xié)議概述 32
第3 章 LIN 總線基礎 35
  3.1 概述 35
    3.1.1 要求和特性 35
    3.1.2 歷史 36
    3.1.3 LIN 的應用 36
  3.2 基礎知識 37
    3.2.1 術語 37
    3.2.2 LIN 節(jié)點的結構 37
    3.2.3 LIN 群組結構 37
    3.2.4 OSI 模型中的分層 38
    3.2.5 LIN 標準 38
  3.3 LIN 幀和LIN 調度 39
    3.3.1 LIN 幀的結構 39
    3.3.2 幀頭 40
    3.3.3 幀響應 42
    3.3.4 LIN 循環(huán) 43
    3.3.5 幀類型 43
  3.4 喚醒LIN 群組 47
    3.4.1 從節(jié)點的狀態(tài) 47
    3.4.2 喚醒信號 47
    3.4.3 重復喚醒 48
  3.5 物理層 49
    3.5.1 LIN 收發(fā)器 49
    3.5.2 總線電平 49
    3.5.3 位率容差 51
    3.5.4 位同步 51
    3.5.5 位采樣 51
  3.6 幀時序 52
    3.6.1 計算幀長度和時隙長度 52
    3.6.2 不同配置的時隙長度 53
第4 章 CAN 總線基礎 55
  4.1 概述 55
    4.1.1 CAN 特性 55
    4.1.2 發(fā)展歷史 56
    4.1.3 應用領域 57
  4.2 結構 57
    4.2.1 術語 57
    4.2.2 CAN 節(jié)點結構 58
    4.2.3 CAN 群組的結構 58
    4.2.4 OSI 模型 59
    4.2.5 CAN 標準 59
    4.2.6 插接器 60
  4.3 物理層 61
    4.3.1 分類 61
    4.3.2 總線電平 62
    4.3.3 收發(fā)器 63
    4.3.4 終端電阻 64
    4.3.5 拓撲結構 65
    4.3.6 總線邏輯 66
  4.4 數(shù)據(jù)鏈路層 67
    4.4.1 CAN 通信原理 67
    4.4.2 幀格式 69
    4.4.3 仲裁 72
    4.4.4 CAN 優(yōu)先級 76
    4.4.5 位填充 76
    4.4.6 幀解碼 77
  4.5 錯誤處理 78
    4.5.1 錯誤類型 78
    4.5.2 錯誤檢測 79
    4.5.3 錯誤幀 79
    4.5.4 過載幀 81
    4.5.5 錯誤狀態(tài) 82
    4.5.6 錯誤計數(shù)器(摘錄) 83
    4.5.7 應答 84
    4.5.8 錯誤檢測機制總結 85
  4.6 總線利用率計算 86
    4.6.1 幀長度的計算 86
    4.6.2 最大填充位數(shù)的計算 86
    4.6.3 幀傳輸時間和總線利用率的計算 87
    4.6.4 群組中的最大幀數(shù) 89
    4.6.5 群組中的最大用戶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 90
第5 章 FlexRay 基礎知識 91
  5.1 概述 91
    5.1.1 什么是FlexRay 91
    5.1.2 FlexRay 的特性 91
    5.1.3 歷史 92
  5.2 術語和結構 92
    5.2.1 術語 92
    5.2.2 結構 92
    5.2.3 OSI 模型 94
    5.2.4 FlexRay 94
  5.3 物理層 96
    5.3.1 介質 96
    5.3.2 總線電平 96
    5.3.3 拓撲 97
    5.3.4 星形耦合器 100
    5.3.5 端接 100
  5.4 數(shù)據(jù)鏈路層 101
    5.4.1 通信周期的結構 101
    5.4.2 時間層次結構 105
    5.4.3 幀格式 106
    5.4.4 編碼 107
  5.5 時鐘同步 109
    5.5.1 時鐘偏差 109
    5.5.2 時鐘校正 110
  5.6 配置 112
    5.6.1 符號 112
    5.6.2 周期時間的計算 113
    5.6.3 計算靜態(tài)時隙長度 115
  5.7 練習 117
第2 部分 高階知識
第6 章 通信技術特殊問題 122
  6.1 計算校驗和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