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機械、儀表工業(yè)ADAMS/Car汽車底盤動力學虛擬開發(fā)

ADAMS/Car汽車底盤動力學虛擬開發(fā)

ADAMS/Car汽車底盤動力學虛擬開發(fā)

定 價:¥119.00

作 者: 王彥偉 王承凱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737162 出版時間: 2024-0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ADAMS/Car汽車底盤動力學虛擬開發(fā)》基于編者十多年的工作經驗編著而成,主要講解ADAMS/Car模塊在汽車底盤動力學(懸架K&C、整車操縱穩(wěn)定性、平順性、載荷)開發(fā)中的應用。全書共14章,分為5個部分:第1~4章,軟件基本應用;第5~7章,常見懸架、穩(wěn)定桿、轉向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及動力學建模;第8~10章,懸架動力學模型調參、K&C仿真分析、實車K&C指標解讀及應用;第11~13章,整車動力學建模、調參,整車操縱穩(wěn)定性仿真分析,整車平順性仿真分析;第14章,懸架靜態(tài)載荷、整車動態(tài)載荷的提取與分解?!禔DAMS/Car汽車底盤動力學虛擬開發(fā)》具有較強的層次性和系統(tǒng)性,既適合高校車輛工程或機械工程專業(yè)的學生學習參考,也適合整車主機廠、第三方技術服務公司、科研單位專業(yè)技術工程師用作工程開發(fā)參考?!禔DAMS/Car汽車底盤動力學虛擬開發(fā)》包含講解視頻,可直接掃碼觀看。所配模型等資料,可掃描封底二維碼獲取。

作者簡介

  某主機廠底盤動力學主任工程師,有近20年的乘用車底盤研發(fā)工作,先后從事過制動、轉向系統(tǒng)開發(fā),最終專注于懸架系統(tǒng)及底盤動力學開發(fā),具有多款汽車的完整項目研發(fā)經歷。技術鄰、仿真秀、IND4等專業(yè)技術平臺優(yōu)秀講師,其底盤動力學課程受到廣泛好評。

圖書目錄

第1章 ADAMS軟件概述
1.1 ADAMS軟件簡介
1.1.1 ADAMS模塊構成
1.1.2 ADAMS/Car模塊介紹
1.2 ADAMS軟件安裝及配置
1.2.1 計算機基本配置要求
1.2.2 軟件安裝注意事項
1.2.3 “專家”模式設置
1.2.4 默認工作目錄設置
1.3 ADAMS/Car軟件學習
1.3.1 基本學習方法
1.3.2 底盤動力學理論學習參考書籍
第2章 ADAMS/Car基礎操作
2.1 ADAMS/Car數(shù)據(jù)結構體系
2.1.1 屬性文件(Property File)
2.1.2 模板(Template)
2.1.3 子系統(tǒng)(Subsystem)
2.1.4 裝配體(Assembly)
2.2 ADAMS/Car數(shù)據(jù)庫
2.2.1 ADAMS/Car自帶的數(shù)據(jù)庫
2.2.2 數(shù)據(jù)庫的管理
2.3 界面介紹及基礎操作
2.3.1 建模界面(Template Builder)
2.3.2 標準界面(Standard Interface)
第3章 ADAMS/Car建模基礎
3.1 模板文件基礎結構
3.1.1 懸架模板文件示例
3.1.2 模板拓撲結構
3.2 模板建模要素
3.2.1 基本要素
3.2.2 位置與方向
3.2.3 部件(Part)
3.2.4 幾何體(Geometry)
3.2.5 約束(Attachment)
3.2.6 彈性元件(Force)
3.2.7 摩擦力與摩擦力矩(Friction)
3.2.8 車輪(Wheel)
3.2.9 齒輪(Gear)
3.2.10 穩(wěn)定桿(AntiRoll Bar)
3.2.11 激勵(Actuator)
3.2.12 常規(guī)數(shù)據(jù)元素(General Data Element)
3.2.13 參變量(Parameter Variable)
3.2.14 懸架參數(shù)(Suspension Parameter)
3.2.15 請求(Request)
3.2.16 轉換模板(Shift Template)
3.2.17 數(shù)據(jù)元素(Data Element)
3.2.18 系統(tǒng)元素(System Element)
3.3 模板建模要素的命名規(guī)則
3.4 通訊器
3.4.1 通訊器的屬性
3.4.2 通訊器的操作
3.4.3 懸架試驗臺通訊器解讀
第4章 ADAMS/Postprocessor基礎應用
4.1 ADAMS/Postprocessor模塊簡介
4.1.1 ADAMS/Postprocessor模塊用途
4.1.2 ADAMS/Postprocessor模塊啟動及退出
4.1.3 ADAMS/Postprocessor界面
4.2 仿真動畫的應用
4.3 仿真分析結果的處理及輸出
第5章 常見懸架結構及動力學建模
5.1 底盤動力學硬點
5.1.1 底盤動力學硬點的概念
5.1.2 底盤動力學硬點的提取原則
5.1.3 底盤動力學硬點的命名原則
5.2 常見前懸架的結構類型、動力學建模過程
5.2.1 麥弗遜前懸架
5.2.2 雙橫臂前懸架
5.2.3 多連桿前懸架
5.3 常見后懸架的結構類型、動力學建模過程
5.3.1 扭力梁半獨立懸架
5.3.2 多連桿獨立懸架
5.3.3 多連桿非獨立懸架
第6章 穩(wěn)定桿裝置的結構、作用及動力學建模
6.1 穩(wěn)定桿裝置的結構及作用
6.1.1 穩(wěn)定桿裝置的結構
6.1.2 穩(wěn)定桿裝置的作用
6.2 穩(wěn)定桿裝置的硬點
6.2.1 穩(wěn)定桿裝置的硬點提取原則
6.2.2 穩(wěn)定桿裝置的硬點命名原則
6.3 穩(wěn)定桿裝置的動力學模型
6.3.1 多段梁法
6.3.2 柔性體法(MNF)
6.4 懸架側傾角剛度調整方法
第7章 EPS轉向系統(tǒng)結構及動力學模型
7.1 EPS轉向系統(tǒng)的類型、結構、工作原理
7.1.1 EPS轉向系統(tǒng)的類型及結構
7.1.2 EPS轉向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
7.2 軟件自帶轉向模板探討
7.2.1 軟件自帶轉向模板
7.2.2 轉向模板的基本構成
7.3 EPS轉向系統(tǒng)基礎建模
7.3.1 轉向系統(tǒng)硬點提取及命名
7.3.2 轉向系統(tǒng)基礎模型建立
7.4 EPS轉向助力功能的實現(xiàn)及驗證
7.4.1 助力模型的建立及實現(xiàn)
7.4.2 助力功能的驗證
第8章 懸架動力學模型調參
8.1 懸架動力學模型調參的基本過程
8.2 基于整車參數(shù)的懸架試驗臺調參
8.3 子系統(tǒng)的調參
8.3.1 通用子系統(tǒng)調參
8.3.2 穩(wěn)定桿子系統(tǒng)調參
8.3.3 轉向子系統(tǒng)調參
8.3.4 懸架子系統(tǒng)調參
第9章 懸架動力學基礎知識與仿真分析
9.1 懸架動力學基礎知識
9.1.1 K&C基本概念
9.1.2 K&C主要研究內容
9.1.3 車輪定位參數(shù)
9.1.4 垂向運動特性
9.1.5 側向及側傾運動特性
9.1.6 縱向運動特性
9.1.7 轉向運動特性
9.1.8 C特性
9.2 懸架動力學仿真分析對話框
9.2.1 懸架靜態(tài)分析
9.2.2 懸架動態(tài)分析
9.2.3 載荷工況創(chuàng)建
9.3 懸架K&C綜合仿真分析
9.3.1 垂向跳動分析(Vertical Bound Simulate)
9.3.2 側傾分析(Roll Simulate)
9.3.3 轉向運動分析(Steering Geometry Simulate)
9.3.4 縱向力柔度(Longitudinal Force Compliance)
9.3.5 側向力柔度(Lateral Force Compliance)
9.3.6 回正力矩柔度(Aligning Torque Compliance)
9.4 ADAMS/Car Insight懸架優(yōu)化設計
第10章 實車K&C指標解讀及應用
10.1 K&C測試設備及測試過程
10.1.1 MTS試驗臺
10.1.2 ABD試驗臺
10.1.3 MTS試驗臺與ABD試驗臺對比
10.2 試驗工況與試驗配置
10.3 K&C報告解讀基本注意事項
10.4 關鍵K&C指標解讀及應用
10.4.1 垂向跳動工況關鍵指標
10.4.2 側傾運動關鍵指標
10.4.3 轉向工況關鍵指標
10.4.4 縱向力加載工況關鍵指標
10.4.5 側向力加載工況關鍵指標
10.4.6 回正力矩加載工況關鍵指標
第11章 整車動力學模型
11.1 整車動力學模型的基本構成
11.1.1 車輪模板及子系統(tǒng)
11.1.2 車身模板及子系統(tǒng)
11.1.3 動力模板及子系統(tǒng)
11.1.4 制動模板及子系統(tǒng)
11.2 輪胎動力學模型
11.3 常見整車試驗臺
11.3.1 標準驅動試驗臺MDI_SDI_TESTRIG
11.3.2 側翻穩(wěn)定性試驗臺MDI_TILT_TABLE_TESTRIG
11.3.3 四立柱試驗臺ARIDE_FOUR_POST_TESTRIG
11.3.4 懸架特性試驗臺SPMM_TESTRIG
11.4 整車動力學模型調參
11.4.1 整車動力學模型的搭建
11.4.2 整車動力學模型的調參及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